《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材说明:岳麓版必修3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学情分析相对来说,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不太熟悉,因为涉及到一些基督教的教义以及各个改革者甚为深奥的宗教思想,使讲解的难度加大,学生学习也有一定困难。课前应注意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关于基督教的知识,并预习本课内容。课上讲授时适当介绍一些宗教概念并解释当时的社会背景,使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找些直观的文字资料或图片,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而全面的贯彻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分析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以及发展,而本课的宗教改革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即人文主义影响到宗教领域而产生的一系列变革。因而,本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比较重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本课知识点主要包括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马丁﹒路德及德国的宗教改革,加尔文和日内瓦宗教改革及对这些改革家的评价等。其中马丁﹒路德及德国的宗教改革是本课的重点,这是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不但要让学生掌握马丁﹒路德改革的主要思想,而且要通过分析马丁﹒路德改革思想来深入了解课标要求的“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即指出贯穿宗教改革思想中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也是本课的一大难点。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主要应掌握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主要教派及重大历史意义,马丁﹒路德及德国的宗教改革,加尔文及其新教等知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宗教改革的产生、主要内容、意义的分析把握,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宗教改革时期主要人物及其思想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加深对宗教改革在历史上作用的认识,尤其通过对主要人物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改革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和活动教学难点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含义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在本课教学中应突出以下策略:(一)引导联想策略本课主要讲授的是宗教改革。跟上节课文艺复兴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平民的思想解放。因此联系上节课所学知识,会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二)创设情境策略本课讲授宗教知识,学生们会感到有些晦涩难懂。可适当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本课内容。教学资源与手段资源:教材及相关资料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神父施行洗礼图出示幻灯片:课题:挑战教皇的权威设问:这是什么仪式?属于哪种宗教?回答:天主教的洗礼。导入:在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所有居民在一出生都要接受洗礼。天主教神学可谓是从一出生就打上了烙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艺复兴运动,它是资产阶级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要使欧洲广大人民加入到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提示并过渡:从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宗教入手,改变原有的宗教教义和教规。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挑战教皇的权威即宗教改革。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同时引起注意,使之进入学习状态。新课讲授接着出示幻灯片:三教并立图板书一、原因出示幻灯片“教皇出行”和“出售赎罪券”并解释。出示幻灯片“赎罪券价目表”和“枢密大臣的话”: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清罪恶了。有人问教廷枢密大臣:“为什么犯罪的人不受上帝的惩罚?”他悠然说道:“上帝不愿罪人死去,宁愿让他们活着出钱。”讲述: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规范,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世界上三大宗教是什么?(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又是什么?(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