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编写体会点滴----------尚志中学侯凯蓬随着教育的逐步发展,接受式学习方式和讲授式教学方式的效率低下日趋明显。同时,提倡学生自主、教师引导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学校教学迫切追求的目标。如何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出于教学的需要,本学期我主要尝试了复习课的“导学案”指导教学模式,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导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导学案既是学生的导学地图,也是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载体,还是教师引领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客观实体。具体说来,我认为复习课导学案的编写必须做好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解读《课标》,分析教材。在理解《课标》的基础上,确定课时、课型;然后对“知识体系分析”,旨在准确制定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学案”。其次,课前导学部分,也就是课前准备部分,为学生提供预习内容,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3—5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搞清疑难所在,以便有目的听课解疑。再次,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内容设探究,知识生成要引导,留给学生去亲历。但是这一阶段导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最后,这一阶段也就是落实导学部分,最后通过课堂检测,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不同程度地训练题目。测试题目也可以采用分层次布置,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以上是我在编写导学案时的一点体会与思考,权作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