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速读能力,从文本获取信息从而理清文章结构。2.品读重点语句,提高赏析文章优美语言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及其对海伦的爱。2.体会海伦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难点品味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语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她是一个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的孩子,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痛苦的深渊。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勇气。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二、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她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5种语言。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三、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复述课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能够引用原文的尽量引用原文,能概括主要事迹。2.本文主要写了老师的哪些事迹,请同学们作出概括:主要写了三件事:(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2)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3)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3.理清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莎莉文老师来到“我”身边。第二部分(第6~10自然段):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实物。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我”不仅学习上有进步,更懂得2领悟“爱”这样的抽象的概念。四、课文精读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water”——“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3.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海伦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无法用嘴说出自己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心愿。从此,她坠入了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她经常扑倒在地上,发出阵阵尖叫;起床后拒不洗脸;吃饭时调皮捣蛋。关于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海伦写道:那时,我仿佛感到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抓着。于是,拼命想挣脱这种束缚。井房的经历,不仅让海伦懂得“水”这个字表达的具体内容,还是海伦首次获得的事物的概念,这是思维的一次飞跃。所以,作者充满深情地说:“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4.文题“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