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出成效创新呈亮点——东桥镇经验材料东桥镇辖16个村(街),户籍人口万;共有党员1652人,其中农村党员总数人,机关党员总数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总数人。全镇共有17个远程教育站点,其中,乡镇站点1个,行政村站点16个。近年来,我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典型示范带动,村居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管、学、用”三个关键环节,结合乡镇和农村的不同特点,通过以示范促学用,以创新树精品,以服务保落实,初步构建了覆盖全镇的远程教育网络,逐步形成了独具东桥镇特色的远程教育新路子。一、完善工作机制,提高远程教育学用水平为保持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我们通过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工作考核机制、队伍管理机制,有效地推进了工作。一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我们把远程教育工作目标重点量化为保持设备完好、提高设备使用率和收看节目时长等三大项,并对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明确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为远程教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站点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乡镇领导干部包村联系制度,将远程教育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全镇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把远程教育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包村干部、村班子集体,村干部个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乡村干部的经济待遇直接挂钩。二是建立动态考核机制。我们制定了《东桥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日常工作动态考核办法》,从强化日常动态管理入手,在定期量化考核基础上,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动态管理考核新模式。动态考核是指镇组织干事对全镇基层站点设备完好情况、设备使用情况以及收看时长情况等指标进行每月动态考核通报;定期考核是指镇年终基层党建检查把各村远程教育工作情况作为重要一环进行综合考核。三是健全站点管理员队伍管理机制。针对基层干部队伍老化的实际,依托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村后备干部、农业种养殖大户等,组建村级站点管理员队伍。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实行分片负责联系周边几个村站点的管理指导工作。分期分批举办站点管理员培训班,采取以会代训、现场示范、结对辅导等方式,切实提高站点管理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出台《东桥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村级站点管理员管理考核办法》,明确站点管理员的工作职责,落实站点管理员的报酬,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二、规范学用活动,做到“三个保证”东桥镇在抓远程教育过程中,讲求学用的针对性,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内容保证。以党章、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法律法规、实用技术、计划生育、居民日常生活保健和市场经济知识等为学习重点,在学习内容的先进性上有保证。二是时间保证。站点每天向居民群众开放,在学用时间上有保证。规定每个党员每月学习不少于3次,其中每月15日为党员干部学习日,进行集中学习,每次学习收看后组织党员进行专题讨论,认真做好各类台帐记录。平时根据党员自身工作和兴趣实行自由学习,满足个性化需求。三是程序保证。每次教学培训前,提出目标和要求,在学习程序上有保证。如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前预告和公布播放内容,充分了解群众的学习需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教学质量。三、重实效,建立典型示范的应用成果转化体系一是抓好“学用示范点”建设。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体现档次、连线成片、省市区“三级联创”的原则,做到远教示范站点建设与农村基层党建“五星”示范点建设同步推进,与美好乡村建设挂钩推进。二是开展“走亲访友拉家常、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组织了4个欠发达村与金桥、庙岗等4个发达村进行远教结对,开展经常性交流探讨活动,共同推进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和村级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三是加快“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在东桥镇中果店村生态园基地开展“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实现基地与经济合作社对接,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开展技术和产销咨询,为农民增收增产提供快捷服务。四是把远教站点办成村民素质培训基地。针对农村村民文化程度不平衡和学习需求不平衡等问题,制订播放计划,提前由农民群众来“点单”,各站点帮助“送菜”,随时帮助有学习需求的群众查找播放需要的课件,搜索网上种植、销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