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云县京剑希望小学杨开荣2013.10.10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用心灵去倾听》。教材分析:课文真实的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的交往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深切的怀念之情。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本文的语言朴素,平凡中饱含深情,读起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二、初读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2、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课文中写了苏珊和“我”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4、感受苏珊的美好的心灵。三、检查预习1、我会读。zháo着迷乘机拿zhe着砸伤水cáo槽密语zhào召唤谋面立即苏1shān珊无所不知兴高采烈问讯处2、词语积累。倾听: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谋面:彼此见面,相识。无所不知:什么都知道。兴高采烈:非常高兴。问讯处:就是让人有问题询问的地方。四、研读感悟1、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2、课文中写了苏珊和“我”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当“我”的手指被砸伤时,她从孩子的哭声中,听出了孤单、恐惧与无助,她用悦耳的声音帮助孩子消除恐惧,指导孩子实现自救,赢得了孩子的信任;“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她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当“我”因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去伤心时,苏珊宽慰孩子,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3、我会读,我会品。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感动了你?请默读全文,用“——”画出感动你的句子(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并多读几遍,待会儿和大家一起交流。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这哭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希望的幸福的哭。“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我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A、怎样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声音悦耳,不生气不着急,不厌其烦解释。B、你觉得苏珊是个怎样的人?有耐心、有爱心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为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到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A、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鸟死了,不想让"我"太伤心,安慰"我"B、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怕让我幼小的心灵再次受到伤害善良、乐观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也充满了恐惧。苏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