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的滑轮四年级科学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我的滑轮》。本单元的总目标是综合探究活动。二级目标是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试验,并做试验纪录。《我的滑轮》这节课,是在杠杆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提重物的游戏竞赛,自然过渡到理解各种滑轮的原理和作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育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它积极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促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本课教学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简单试验并记录数据——沟通与结论”的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去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⑴.通过探究,让学生能够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试验,讨论使用滑轮的原理,做好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析试验纪录。⑵指导学生讨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是否省力。2、科学探究目标:使学生能根据现象进行推测,并能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发现定滑轮方便不省力,动滑轮省力却不方便的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并能应用规律,自行设计讨论方案,选择讨论材料,最终得出滑轮组既省力又方便的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重证据,敢于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机械给人类带来的诸多方便。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两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回形针、实验记录表等等演示材料:大滑轮一个、学生分组材料一套,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思路:首先通过播放升旗仪式的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以游戏竞赛的活动形式来引导学生的自行探究;然后在老师的演示指导下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且通过简单实验来证明使用定滑轮或者动滑轮是否省力?最后指导学生组装滑轮组。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纳的教法是:创设情境法、演示法、讲解法学生的学法是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情境激趣,游戏引入。第二部分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巩固新知。第四部分本课总结,课后延伸。一、情境激趣,游戏引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我让学生观看本校升旗仪式的录像,这个熟悉不能再熟悉的画面,一下子拉进了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共同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接着,我询问学生:“我们班有谁做过升旗手”?“升旗的时候你的手是向下用力的,还是向上用力的”?“为什么向下拉绳子,国旗却会向上走呢”。通过这样的提问点燃学生的探究欲X,使学生以一种探究的心理重新审视这个在校园里常见但又常常被同学们忽视的科学现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这个环节,我并没有马上肯定学生的答复,而是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准备了绳子、钩码、铁架台、回形针和线轴等材料超市,并且出示游戏规则。让学生进行提升重物的游戏竞赛来模拟升旗仪式。“比一比,看谁想出的办法多,并把方法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这个活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会非常高,不仅可以想出很多办法,而且能够通过活动自制滑轮,初步体验滑轮的作用,与下一环节进行有效的链接。做完游戏后,我继续问:“这种提升重物的方法,我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根据学生的联想,我会及时地展示滑轮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图片和录像。然后,我再告诉学生:刚才我们使用的回形针、线轴,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我们管这种提升重物的机械叫做滑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我的滑轮”,并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个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做好分析记录,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