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教师方面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简练、不嗦,语速啰适中,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并注意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2、多运用并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3、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不放纵幼儿的不良行为,并及时、巧妙地进行制止。4、课前进行充分地准备。①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学重难点③充分准备教学具,制作实用的教具二、从幼儿方面要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起来,都能参与进来,不要有等待的现象。1、要紧凑,不拖沓2、课堂三部分要主次分明: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3、导入新颖。4、把握重点注意目标达成度。5、教学过程要环节紧密,语言连贯、流程清晰6、有游戏环节。7、把握好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8、教具的使用。三、从课堂设计方面今天我们提倡真实、自然、简单的课堂,幼儿园的一节课,怎样才能上好?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为一节好课?今天就这点想与大家交流一下。就目前,我们教学总体状况来看,要上好一节好课,可能还要做好以下几点:这点主要是针对课的设计而言的。好的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前提。一、少一点“堆砌型”,多一点“放射型”。“放射型”的课是指一节课围绕一个点展开,各环节的设置都是为这个重点服务的。“堆砌型”的课指的是一节课内容太多,有些相关的内容全部凑合在一起,重点较多,容量较大。二、少想一点“怎么教”,多想一点“怎么学”如果老师在上课时老想着“怎么教”,那就会只想着教案,只顾着赶环节,而忽视了课堂中现场幼儿学习时的一种动态的表现,老想着“怎么教”的老师不愿意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甚至恼火幼儿与自己不合拍、不配合。三、多一些真实,少一些作秀。每上一节课之前,我们都得做一定的准备,包括物质的准备、知识经验的准备等,但这准备不能过度。真实的课堂,才是最美丽的!我们要记住一点:我们上课不是给别人看的,不是取悦于谁的,而是带着孩子们一起演绎一段发展的故事,是为自己和孩子在上课的。真实的课堂是避免不了缺憾的,幼儿是活生生的人,你想得再周全,现场还有可能出现预料不到的状况,这才是正常的现象。一节课上得顺顺当当没有什么问题,有时倒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年轻教师。有缺憾才会有反思,有反思才会有成长。缺憾体现出的是一种独特的价值。四、少一点华丽,多一点平实。老师们回忆一下,你外出听的课、看的录象课,有多少节感觉是朴素的、实用的、常态下的课?许多课堂都披着华丽的外衣,这些华丽的外衣底下暴露的是刻意包装的痕迹。有的课情景表演、课件、动手制作、游戏、录象等热闹繁华,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全副武装。尽管我们不否认这些手段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思考如何用得巧妙、用得适时。上课不是有表面的繁荣、华丽的外表就够的,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过程的平实、作用的实在,真正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说实话,平时我们没有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制作、准备过多的教学具,有时也没有那个必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等是我们要多去考虑的,但也要避免走入误区:认为东西越少越好。那也不对。关键是材料少了,环节设计巧妙了,幼儿的发展更好了。当然,象科学探索活动还是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探索材料的。五、少一点控制,多一点自主。我这里所说的控制是指权威下的不利于幼儿发展的限制。常见的控制有以下几类:1、范例的控制。例如:有一位教师上美术课,是中班的绘画《船》,她准备了一幅范画,一边让幼儿观察范画一边提问:大轮船由几部分组成的?(船身、船舱)船身、船舱是什么形状的?船上还有哪些东西?(红旗、烟囱、窗户)结果画出来的船都是一模一样的,好象全世界的船就这一种。其实小朋友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出去或者在图片上电视上都看到过大船小船有很多种,但是老师没有启发也没有机会给他们表现出来。2、语言的控制。我们上课时经常会听到“你又不对了”、“又错了”“你不能……”。有次我去听另一位新教师的兴趣班的美术课,她一会停下说:“坐端正”、一会拿起铃鼓让幼儿跟着她拍手,来组织纪律。因为她刚毕业,组织语言不是很形象化不生动,幼儿不怎么要听。所以她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来维持秩序。3、其他控制:例如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