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农业险影响思索社会资本是指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是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的第三种资本形态(d.skidmore,2001)。自洛瑞(g.loury)于1977年在《种族收入的动力学理论》中首次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以来,经布迪厄(p.bourdieu)、科尔曼(j.s.cole-man)、普特南(r.d.putnam)、福山(f.fukuyama)、伍考克(m.woolcock)、埃文斯(p.evans)、斯蒂格利茨(stiglitz)等学者的发展,社会资本理论已成为最有影响和最具潜质的理论之一,并成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分析的重要工具。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涉及到农民生产的各个方面。社会资本与农业保险关系密切,从各方面影响着农业保险。本文从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出发,分析其对农业保险供给需求的影响因素。一、社会资本对农业保险供给需求的影响(一)社会资本对农业保险供给需求的有利方面1.社会资本对农业保险具有工具性作用农民对农业保险既力不从心又心有疑虑。一是不相信保险;二是依赖保险,部分农民买了农业保险后,不积极参与防灾防损,导致损失扩大;三是道德风险严重,少数农民利用农业保险进行欺诈活动。社会资本介入农业保险可以制约以上的行为,对农业保险具有工具性作用。社会资本提供的保险信息搜寻便利降低了农业保险的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弱化或解决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2.弥补保险中介机构缺位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然而,我国保险公司并没有利用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公司这一中介形式。其可以利用社会资本弥补保险中介机构的缺位。社会资本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保险人可以利用社会资本多途径的让广大投保人了解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保险产品的搜索效率,在一定程第1页共5页度上弥补我国农业保险中介的缺位。(二)社会资本对农业保险供给需求的负面影响1.社会资本缺少规范的市场处于较为有利的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个体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在保险行业中,保险人自觉地调动各种关系网络的能力是实现其职能的重要基础,但如果缺乏保险法规条例,则可能导致市场竞争无序,低层次的价格战、高回扣、高返还导致市场恶性竞争。在进行破坏性市场竞争的同时,最主要的竞争手段当属“人才”争夺战。只要能收取保费,那就是保险业内公认的人才。但是,在这些人才中,有一部分人在为保险公司带来一定的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其专业知识不全面、实际业务能力不强,不能帮助农民选择最适合的保险产品,从而使农民对农业保险丧失信任。这对农业保险供需不能起到稳定作用,更不用说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2.农业保险网络体系不健全我国农业保险的主要险种集中在农作物和养殖业。农作物险种主要对自然灾害险进行承保,不承保社会政治风险等责任。农药和有毒化学物质泄漏等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以及设施农业、水产养殖业等均未列入保险责任,导致农业保险存在疏漏。我国从2007年开始推行由中央财政支持并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初期确立了玉米、水稻、小麦、棉花、大豆和能繁母猪等6个承保品种。20XX年又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两个品种。至今,我国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已达10个,但与发达国家对农业保险补贴的品种数量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全国性农业保险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其他保险公司基本未涉及农业保险业务。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开办了全国性农业保险的两家公司还在不断对承保范围、数量和险种等进行压缩,造成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和年份,农业保险则呈现萎缩的趋势。二、社会资本制约我国农业保险供给需求的原因(一)社会资本拥有量的差异性社会资本拥有量的差异性使非生产性的行为收益大于生产性的行为,社会资本存量多的保险公司不费力就可以获得大量农业保险保单,而社会资本存第2页共5页量少的保险公司则经营困难,难以获取保单,有的保险公司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这种强烈的差异性很容易使那些社会资本存量少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