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坚守底线思维心得体会(3篇)坚守底线思维心得体会第一篇:时刻紧绷“底线”思维《元史·刘斌传》曾有“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的记载,大意就是告诫官员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贪恋财物而丧身败家。古往今来,正是无数官员时刻坚守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操守,秉持爱岗敬业、肯于奉献的道德,坚持官一任造福四方的原则,才受到了百姓广泛的尊崇与爱戴,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形象深化人心,他们的故事广传颂,一代清吏包公、于廉、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廉洁是党员干部的“底线”。守得住“底线”,自然能够赢得领导的支持和百姓的信赖;守不住“底线”,即使能力再强,也会被“一票否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个别党员干部就是没能守住“底线”,给自己和家人带来难以弥补的恶果。少数党员干部党性意识蜕化减弱,处理问题独断专横,大搞一言堂,一只手遮天,将手中的权力变成自己服务的工具;少数党员干部大搞团团伙伙,任人唯亲,假公济私,借“公”之名,干“私”之实,进而贪污腐败,攫取私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少数党员干部毫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工作纪律、工作原则,见钱眼开,一路通畅,不该讲的话也讲,不该办的事也办,越陷越深不能自拨,对党内提醒教育置若罔闻,最终落得个锒铛入狱,自毁前程的下场。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严守底线不放松,始终追求高标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如何进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笔者以,一是要强化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廉洁从政三项教育。树立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是要在行动上做好表率。心有所畏则言有所戒,言有所戒则行有所止。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纪国法挺在前面,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破“底线”,坚持立党公,执政民,做到严于律己,防微杜渐,时时自省、自律、自重、自警。三是要扎紧制度的笼子。要健全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行政效能监察、领导干部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等方面制度,实行必要的权力分解和制约措施,把审定和批准,决策和执行,承办和监督分离开来,互相制约,做到公开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做到权民所用、情民所系、利民所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守底线思维心得体会第二篇:余下三成是底线金庸先生在荣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当晚,按住酒杯说“人在刚开始喝酒时,都说自己不胜酒力,但喝到七成时,往往来者不拒,别人劝他别喝了,还拍胸脯说,这点酒算什么。一个人喝到七成,余下三成便是底线底线不可逾越”。见状,好友不再劝酒,其他好友也都适可而止。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员干部需有“底线思维”,将底线融入到官做人、工作生活的各方面。不论是喝酒还是官做人,切记“余下三成是底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底线。守住底线是党员干部对抗贪腐的智慧免疫。《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的“止”,既是一种目标追求,是“定静安滤”的起跑线,也暗含着自我设置私欲人情与权力法律的分界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即使在看似不大问题前的一次妥协,也可能成最后一次放松,随后如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洪水般不可遏制,直至带入深渊,追悔莫及。掌握着人民给予权力,支配着一定社会资源的党员干部,容易在使用权力中迷失自我,再加上钻营者的有意奉承、设计“围猎”,一旦对“人情”面纱下的腐败放松警惕,就可能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之错。特别是面对人情腐蚀,更要保持警觉,分清公私,才能在实际行动中冲破“人情”牢笼。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