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第四小学构建有效课堂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构建有效课堂的指导意见》为指导,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积极探索自主、有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构建有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二、实施内容和策略(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了深入扎实的开展构建有效课堂工作,使这项工作真正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校建立了健全的、稳定的工作组织机构。1.构建有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雅君副组长:朱晓丽胡传珠成员:黄萍毛玉杰王秀华隋琴2.构建有效课堂工作实施小组组长:朱晓丽副组长:胡传珠成员:杜美红段志敏孙贵鑫于富泳王德文许磊各学年组长(二)目的和意义目的是逐步转变教学理念,建构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在提高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在自主与合作上动脑筋,在学习方法上深探究,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科学构建有效、高效课堂”上尽快成为行家里手。意义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四个有效”: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语言,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有效的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方法,从而形成有效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注重师生交流,重视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符合学科实际且具有个性、富有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这些新模式的行动研究对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与此同时对这些新模式的评价和体系建构的研究将会丰富、完善、发展现有的有效教学理论。在此基础上,经过我们大家一段时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基本经验的升华,不仅对指导本校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他人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三)学习宣传统一认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方面进行理论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有效课堂的培训,深入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有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开展具体操作层面的讲座,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等方式,认真学习、实践外校的先进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有效课堂中具体的教学流程。(四)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我校“构建有效课堂”活动按照三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9年5月——2009年7月)启动“构建有效课堂行动”。三年内,学校的教学研究、质量管理及队伍建设等均围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效益、构建有效课堂这个重心来进行。组织全体教师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形式进行有效课堂培训,内容包括有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基本标准、实施策略和典型案例等。学校要扎实推进“构建有效课堂行动”,做到计划周密、人人参与、重点突出、效果显著。每学期组织一次“有效课堂创新成果展示”活动1.培训学习。组织学习构建有效课堂有关材料。2.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商讨、制定构建有效课堂”实验方案。3.师能素质提高活动,教师大练基本功。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1年7月)开展“构建有效课堂”的教研活动。定期开展培训、教研活动通过校本研修、网络教研、联片教研、跟进教研等方式,采取建模打样、典型推动等手段全方位推进“构建有效课堂行动”的实施1.研究“有效课堂”的结构及组成要素,探讨整体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途径和策略“有效课堂”没有固定模式,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情境下会有不同呈现状态,但课堂教学是由基本结构和要素组成的,精心研究最佳结构,分析要素功能就尤为重要。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应依教学要求而定。同时要研究一节课中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关系,教学检测,教学反思等,有效课堂必然是这些要素合理的运行和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探究高效课堂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研究和反思。2.推进“五步式”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