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二五三农工作成就综述生态**的农业嬗变在14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代农业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带头转型。近九成是山地,极端相对高差近1600m,这样的土地又如何重新焕发生机。站在新起点,立足新常态,谋划新发展。“十二五”以来,**立足生态本底,抓住乌蒙山区扶贫连片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总取向,围绕以林竹为主导,优质茶叶、优质猕猴桃、林下养殖和大鲵养殖为重点的“一主两优三特色”农业农村工作思路,扩规模、调结构、强素质、兴产业,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山区农业迈步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成绩显著。随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20XX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073元、增长11%,增速居全市第5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探索向纵深推进。20XX年11月,XX市首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进驻**,项目的实施将为推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促进产业转型,加快扶贫攻坚注入“新动力”。观念之变传统向特色迈进这几天,底堡乡龙沱村莲藕产业基地里仍是一片忙碌,藕田里几个村民正在采摘莲藕,一根根金黄脆嫩的莲藕装上货运车准备发往各地,身茎粗大的莲藕处处透露出丰收的喜悦。两年之前,底堡乡搭乘全县发展特色农业改革试点的东风,率先在该乡36.86平方公里土地上拉开了农村改革的转型大幕。“土地流转后,我们每亩田每年有600多元的租金,务工每个月还有两三千元的收益。”“夏天,荷花盛开时来赏花的游客很多,农家乐生意比较红火,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业主发展莲藕产业促农增收,底堡在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大潮中走在了前面,农民从传统耕种方式中解放出来。第1页共6页目前,全乡500多亩莲藕基地初具规模,分布在莺歌村、五显村、龙沱村等地。按照规划,底堡乡5000亩莲藕基地打造将进一步拉伸产业链,与相距8公里的大楠镇5000亩绿蔬观光园共同“晋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园区。“十二五”期间,**在发展特色农业中按照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在绿色生态的经营模式下,通过发展主导产业、优质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实施“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工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精心规划,换来硕果累累。成功列入部级粮油高产示XX县区,新改建茶园10万亩,建成省级现代农业茶叶万亩示范区6个,改建猕猴桃基地3万亩,建成林竹、茶叶、猕猴桃、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生态水产等6大类3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3.7万农户,园区农民人均增收500余元。建成茶叶、猕猴桃、笋用林、魔芋等特色种植基地52万亩,比20XX年增长30%。形成了国道213线—省道103线百万亩林竹种养并举产业带、沐溪河—马边河20万亩茶叶和生态水产产业带、大楠—底堡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规模之变,引领农业腾飞**打破传统发展观念,吸引城市大资本下乡盘活土地。20XX年10月,**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县建和工业园区注册成立,集魔芋种植、研究、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出口创汇高新技术企业引领**农业与国际接轨,带动农民点“魔”成金,生动演绎来自魔芋的“魔力”。20XX年,森态源出口创汇745.57万美元、内销1400万元,创下乐山农产品加工出口的冠军业绩,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新锐。原来单纯的农作物生产,搭载森态源的接入,一脚踏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实现农业附加值增加和农民增收。肩挑两头的森态源,“升级版”生产基地于20XX年底全面竣工投产。它偌大的胃口将年吃进鲜魔芋8万吨以上。以8000元/吨市价计算,森态源将为魔芋种植户带来超过6亿元的年种植收益,分布在**及周边屏山、雷波、永善等地。大企业带来了资本,盘活了土地,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目前,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及周边地区发展第2页共6页魔芋28500亩。内育外引,一手招商引资,一手本土创业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富和乡大力发展猕猴桃特色产业,在龙头合作社“益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注册的“旭峰”商标“大旗”下,用当地所产猕猴桃经加工包装而成的“旭峰”牌系列产品,远销上海、北京等地。截至目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