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优秀班主任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几乎每一个教师有当班主任的经历,但真正能当好班主任的教师却凤毛麟角,不优秀一定有理由,优秀必然有原因。笔者认为一个普通的班主任要走向优秀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让良好的习惯成为自己的教育事业指南针。一、微笑的习惯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微笑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微笑能创造你意想不到的奇迹。班主任工作是心灵的艺术,以心灵才能赢得心灵。微笑向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你好”,“我喜欢你”,“你使我感到愉快”,“我非常高兴见到你”,微笑意味着欣赏、宽容、接纳和理解,它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让师生心心相通。让我们谨记艾勒-哈巴德的忠告:每当你出门的时候,应该缩起下巴,把头抬得高高的,让肺部充满空气;沐浴在阳光中,用微笑来招呼孩子们。二、感恩的习惯我们时常教育学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要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教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何尝不需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每一个在生命中相遇的孩子,感恩每一颗年轻的生命。是他们让我们常与青春作伴,是他们让我们常与笑脸相守。当我们抱怨孩子们难管难教的时候,我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是谁为我们提供了教师这个岗位?如果没有这些孩子,纵然你有十八般武艺,你去教谁去?我们要感恩优秀生,使他们为我们的头顶罩上了炫目的光环,也要感恩那些让时常我们头疼不已的后进生,与他们的一次次较量中,我们的教育智慧迸发。当学生从你手上接过沉甸甸的练习册,你别忘了说声“谢谢”;当学生在路上和你打招呼时,你别忘了热情地回应“你好”,让我们携带上感恩这个秘密武器,在班主任这个绚丽的舞台上尽情地舞蹈吧!三、赞美的习惯著名的心理学家史京勒曾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由于表现好而受到奖赏的动物,它们在被训练时进步最快,耐力也更持久;由于表现不好而受惩罚的动物,它们的速度和持久力都比较差。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人。我们常常试图用批评的方式改变我们的学生,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既然批评的方式不行改变他人,就让我们拿起赞美这根神奇的魔法棒吧!赞美就像浇在玫瑰的水。赞美学生并不费力,只要几秒钟,便能满足学生内心的强烈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挖掘他们的创造力。看看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青春活泼的孩子,谁身上没有一些闪光点呢?我们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及时发现他们值得赞美的地方,然后大声地说出来,把赞美学生变成一种习惯吧!当然,赞美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赞美不是遍地开花,赞美学生时,态度一定要真诚,要抓住具体的赞美点,不能一味和盲目地对学生说:“你真行!你真棒!”这样就有给人戴高帽之嫌,赞美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适得其反,招致学生的反感。四、阅读的习惯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书籍可以点亮我们的智慧,可以装潢我们的思想。美国女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一个人的想法毕竟有限,我们可以巧向书籍借力,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百家思想,吸取多方精华,加快班主任专业成长,让自己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五、反思的习惯班主任工作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而是一门科学的艺术。技术可以在反复的操练中越来越娴熟,而艺术则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路是人走出来的。在路上跌了跤,如果只是一味地“嗷嗷”叫,而不去想是什么让自己的摔倒的,是路面上的小石子,还是路面上的土坑,还是光线太暗的缘故呢?不然,下一次也许会跌得更惨。万老师正是拥有了反思的好习惯,才踏上了一条光明的大道。反思能让我们明辨班主任工作的得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让我们在班主任这条路上越走越通畅。新教育提倡每一位教师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如果我们把微笑、感恩、赞美、倾听、阅读和反思等习惯装在咱们的行囊中,我们广大班主任一定能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优秀甚至卓越的班主任工作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