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课《礼记二则》注释、翻译、简答习题《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虽有佳肴》一、《虽有嘉肴》课下注释默写:①【旨】。②【至道】。③【困】。④【自反】。⑤【教学相长】。⑥【学学半】。前一个“学”:。二、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4、期此之谓乎: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大道之行也》习题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三、课内简答题: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2、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3、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4、“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4、使老有所终。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三、课内简答题:1、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2、文中所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答: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3、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答:文中描述的“大同”社会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社会,那里的人们有着纯洁无邪的心理,互助合作,和睦相处,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盗窃乱贼,人与人之间平等,公正,互爱。这样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4、“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答:“大同”与“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人与人之间都是自由,平等互爱,和睦相处,是一个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