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_5—18.3氢原子光谱1.了解光谱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知道巴耳末系.3.了解经典原子理论在解释氢原子光谱时遇到的困难.α粒子散射的实验使我们知道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而电子则在核外广阔的空间绕核旋转。但电子在核的周围怎样运动?它的能量怎样变化?这些还要通过其他事实来认识。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一、光谱1.光谱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有时只是波长成分的记录。2.发射光谱(1)定义: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2)分类:连续光谱和线状谱。2.发射光谱一、光谱(3)连续光谱定义:由波长连续分布的光组成的连在一起的光带叫连续光谱。特点:光谱看起来不是一条条分立的谱线,而是连在一起的光带。即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来源: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例如白炽灯丝发出的光、烛焰、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定义: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做明线光谱。(4)线状谱2.发射光谱一、光谱特点: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不同波长的光。来源: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说明原子只能发出几种特定频率的光。不同原子的亮线位置不同,说明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些亮线称为原子的特征谱线。一、光谱3.吸收光谱(1)定义: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温度较低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2)特点: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不同原子产生的光谱亮线位置不同,说明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这些亮线称为原子的特征谱线.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3)太阳光谱的特点:(4)对太阳光谱的解释:在连续谱的背景上出现一些不连续的暗线,太阳光谱是一种吸收光谱阳光中含有各种颜色的光,但当阳光透过太阳的高层大气射向地球时,太阳高层大气含有的元素会吸收它自己特征谱线的光,然后再向四面八方发射出去,到达地球的这些谱线看起来就暗了,这就形成了连续谱背景下的暗线.一、光谱3.吸收光谱连续光谱H的发射光谱Na的吸收光谱Na的发射光谱太阳光谱定义:连续光谱产生条件: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光形成的光谱的形式:连续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线状光谱(原子光谱)产生条件:稀薄气体、金属蒸气发光形成的光谱光谱形式:定义:产生条件:光谱形式: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光谱发射光谱吸收光谱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较白光低的气体后,再色散形成的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出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一些不连续的明线组成,不同元素的明线光谱不同(又叫特征光谱)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二、光谱分析1、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由基尔霍夫开创的。2、优点:灵敏度高。样本中一种元素的含量达到10-10g时就可以被检测到。3、同一种原子的线状谱的亮线与吸收谱中的暗线一一对应.,线状谱和吸收光谱都是原子的特征光谱,都可以用于光谱分析。4、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反映出原子结构的不连续性,所以光谱分析也可以用于探索原子的结构【例1】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谱和白炽灯光谱都是连续谱B.霓虹灯产生的是线状谱C.进行光谱分析时,只能用明线光谱D.同一元素吸收光谱的暗线与线状谱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1、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2、气体放电管:玻璃管中的稀薄气体的分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会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正负电荷,于是气体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