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1.本章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重点内容是: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和公式;原子核的衰变和半衰期;核反应方程的书写;结合能和质量亏损。从考试大纲可以看到全部是 I级要求。2.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特点是命题热点分散,偏重于知识的了解和记忆,多以每部分内容单独命题,多为定性分析,“考课本”,“不回避陈题”是本专题考查的最大特点,题型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几乎在每年高考中占一个小题。 3.本单元内容与现代科技相联系的题目较多,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第一课时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和公式用心 爱心 专心1本章概览【教学要求】1.了解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2.掌握 α 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的3.理解玻尔模型的三条假设【知识再现】一、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的思维线索 气体放电的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1897 年,汤姆生)→汤姆生的“枣糕模型”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氢光谱的研究玻尔模型(轨道量子化模型)。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1.α 粒子散射实验 做法:用质量是电子 7300 倍的 a 粒子轰击薄金箔。 结果:绝大多数 ,少数 ,极少数 ,有的甚至 。2.原子的核式结构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是中性的。3.实验数据估算: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为 10-15-10-14m,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为 10-10 m三、玻尔的原子理论——三条假设1.“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电子虽做变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电磁波,这样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定态。2.“跃迁假设”:电子绕核转动处于定态时不辐射电磁波,但电子在两个不同定态间发生跃迁时,却要辐射(吸收)电磁波(光子),其频率由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值决定 hv=E2-E1。3.“轨道量子化假设”:由于能量状态的不连续,因此电子绕核转动的轨道半径也不能任意取值,必须满足)3,2,1(2nnhmvr四、氢原子能级及氢光谱1.氢原子能级:原子各个定态对应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这些能量值叫做能级。2.氢原子的能级图3.氢光谱在氢光谱中,n=2,3,4,5,……向 n=1 跃迁发光形成赖曼线系;n=3,4,5,6 向 n=2 跃迁发光形成巴耳末线系;n=4,5,6,7……向 n=3 跃迁发光形成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