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黔之驴》教案设计VIP免费

20《黔之驴》教案设计_第1页
1/4
20《黔之驴》教案设计_第2页
2/4
20《黔之驴》教案设计_第3页
3/4
20*《黔之驴》教学设计(语文社2011课标版)【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全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2.学习本文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老虎和驴子的性格特征;3.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掌握本文出现的成语。【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教学难点】理解这则寓言蕴含的道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驴,在人们眼中,仿佛只知整天拉车、拉磨,是一种驯良的动物。殊不知它也曾让百兽之王老虎心惊胆寒而远远逃遁。只不过因为它没有把握这大好机会,最后成了老虎的盘中美食。那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呢?孩子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柳宗元先生笔下的《黔之驴》。一、知识链接,预习导课(独学)1.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陕西省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1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2.讲解文体常识——寓言本文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一些道理的文体,具有短小精悍、讽喻性、劝诫性等特点。3.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噬(shì)好事者(hào)慭慭然(yìn)大(hǎn)跳踉(liáng)益狎(xiá)窥之(kuī)大骇(hài)黔(qián)远遁(dùn)4.解释下列成语(1)黔驴技穷: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2)黔驴之技: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3)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二、探索新知,学法指导(对学,群学)1.找出描写老虎的心理、动作的语句,体会它的作用。动作:蔽、窥、近、遁、视(之)、荡倚冲冒、跳踉……心理: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作用: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入胜。2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驴与虎在文中的形象特点。驴:外强中干,虚张声势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3.《黔之驴》这篇寓言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可有不同的理解,请分别从虎和驴的角度来揭示本文的寓意。(1)从虎的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2)从驴的角度: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际无能的外强中干的人,并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三、小组合作,成果展示(二展)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演化出来的,请运用这三个成语,简洁的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老虎吃掉。四、课堂检测,学习反思(一评)《黔之驴》这则寓言通过描写老虎见驴、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诉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性。五、知识小结,巩固升华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诫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3六、课外作业对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B)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C.技止此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晚修讨论案】假如“黔驴”家属把老虎告上了动物法庭,请发挥你的想象,为老虎写一段辩护词。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黔之驴》教案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