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培养学生质疑解惑,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2、方法与过程:凭借课文朴素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会伟大的母爱。3、情感与价值观:凭借课文的学习,力求拓展学生学会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报达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体会第一次包母亲的感受,培养学生质疑解惑,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凭借课文“我”与护士朴素的语言对话,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感受伟大的母爱。懂得感恩。教法学法:采用质疑探究、交流解惑、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情感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紧紧抓住语言对话描写,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生活中有许多出乎我们意料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就叫做“没想到”。二、导入新课1、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板书课题)2、告诉我,为什么要把第一次读得这么清楚。很好,我认同你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读课题:《第一次抱母亲》3、复习生字词:瘦小重担翻山越岭守护愧疚突发奇想责怪动情不忍离去三、感悟母爱,品味轻与重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指名读。2、指导朗读,体会病重的母亲连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师:见母亲正费劲地转身,做儿子的赶紧说(生):“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母亲坚持要自己转身下床,但她每做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吃力,做儿子的着急了,赶紧说(生齐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3、我们知道了作者为什么要抱母亲,但作者这一抱,也抱出了几处没想到,请大家自己读课文2、3自然段,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4、交流:(1)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摔倒。(2)“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3)“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4)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为什么画这句话?竟然)(大屏幕出示四句话。)5、其实文字都是会说话的。再读一读,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指导朗读:1)、师:我的左手托住了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生读)-------“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我为什么会摔倒?(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师:护士怎么说的?“责怪”换成“责备”行不行?(不符合身份)。师:对,我们遣词造句一定要准确。{多媒体出示}2)、母亲又是怎么说的?谁来读?怎么才能读好。(母亲病的不轻,身体虚弱,弱弱的声音。)母亲多重?你明白了什么?(母亲很瘦小。){多媒体出示}3)、师:“母亲竟然这么轻,作者心里很难过”,我想到过母亲这么轻吗?(没有)因为——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指名读。“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幻灯片出示)4、交流,(适时板书):轻重89斤100多斤力大无穷5、我以为母亲很重,有()多斤,没想到母亲很轻,只有()斤;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幻灯出示)6、同学们,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竟然没有发现母亲的身体这么轻,我心里什么感觉?(难过)(指导朗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大屏出示)四、体会母爱真谛1、这几十年来,作者为什么没有发现母亲这么轻呢?请你们读读课文第3小节,相信你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2、(出示句子)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1)师:"翻山越岭",母亲是怎样翻山越岭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2)教师引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