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应急方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建立统一、快速、协调、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编制依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办实际,制定本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指导辖区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并有效与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对接。(四)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群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监测网络,搞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3、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4、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在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5、坚持协同处置的原则。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各部门,各管区、村(居),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的应急管理体制。6、坚持资源整合的原则。按照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第1页共7页效率的要求,实现人力、物资、设备、技术和信息的有机配置,形成全方位的协调联动机制,做到统一调度和资源共享。(五)分类分级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以及对我办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级别。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1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我办甚至全区、全市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镇政府统一组织调度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紧急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2、重大突发公共事件(2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办事处调度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联合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3、较大突发公共事件(3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办事处调度多个部门甚至全办资源和力量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4、一般突发公共事件(4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需要办事处调度个别部门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六)应急预案体系我办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办事处总体应急预案(1个)。是办事处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办事处负责制定修改。2、专项应急预案(15个)。主要是办事处及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订的涉及数个部门的应急预案,由办事处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报办事处批准后实第2页共7页施。3、部门应急预案(15个)。是办事处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预案,由有关部门制定,报办事处备案。*、组织体系与职责(一)领导机构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应急委),在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议事、决策、协调工作。应急委主任由办事处主任担任,副主任由各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管区、村行政一把手组成(应急委具体组成人员名单附后)。应急委职责。(1)贯彻执行有关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研究确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