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藏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四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地方文献的流通量不断增长,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从我馆近几年的工作来看,地方文献为读者服务工作有三个变化:一是利用地方文献的读者由少数党政干部转为大都是学术研究工作者;二是利用地方文献的内容和范围由少数地方志、地方报纸扩大到各种类型的地方文献专著、地方期刊等等;三是利用地方文献进行专题学术研究的增多了。除本市外,有不少是外地来馆利用地方文献进行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并接待了国外的专家、学者。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我们对近两年经常来馆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进行了调查。在七十二个读者(单位)的来信或口头访问中,有地方史志编纂工作者(单位)25人(个),讲师(中学教师)26人,教授、副教授以上8人,专业作者4人,自学成才的青年文史爱好者7人,干部2人。他们利用我馆所藏无锡地方文献进行史志编纂和学术研究工作,已获得了大量成果。如XX市地方志办公室、XX市党史办公室、XX市教育局编志办公室、XX市XX县区编志办公室、XX市纺织工业局编志办公室、戚墅堰电厂编志办公室、江阴县党史办公室等单位近年来都分别整理、编辑或出版了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的资料。XX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是我馆挂钩服务单位之一,该会下属工商经济组、综合组、地方史组的成员,大都是我馆的基本读者。他们还派专人常驻我馆查阅地方文献。近两年来为他们提供的许多专题资料,有的已编辑出版。1983年,我们配合市公安局为上海轻工业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尤巽照寻找南宋词人尤袤的墓址,在《尤氏宗谱》第十六卷找到了“尤亵庐墓处图”。根据这一线索进一步在无锡西孔山梅园茶果场找到了尤褒墓址。后经市博物馆调查考证,已将该墓初步修复。原市第二十中学教师章振华利用我馆地方文献资料,编著了《太平军在无锡》己由无锡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1929-1932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的无锡缫丝工业》、《1911-1949无锡的土地关系》等论文,均在1983年XX省现代史学论第1页共3页文选集发表。南京大学讲师严学熙,1985年就读于该校历史系时就曾利用我馆地方文献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北伐战争前后无锡工农运动调查报告》。近年来先后发表了有关无锡近代经济史、工农运动史等二十多篇论文。在他的指导下,博士进修生美国夏明法女士完成了《近代无锡蚕丝业》博士论文。华东师大副教授陈旭麓曾带领研究生来我馆查阅有关薛福成的资料,由学生费成康撰写《薛福成》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经常来馆查阅地方文献资料的还有青年作者、青年文史爱好者、农科所技术员等,他们结合各自的研究专题,利用文献资料,撰写了历史题材小说和多种学术论文,取得了显著成果。综上所述,地方文献在图书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是当前需要加以研究的新课题。根据我馆近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地方文献宜集中保管和利用。地方文献不同于一般图书,它有时间上的延续性、类型的多样性等特征,如果按出版时间和出版物类型分别由各部门收藏,不便于读者利用,也不利于熟悉馆藏。从目前一般中等公共图书馆的情况来看,地方文献宜集中划归古籍组(或称历史资料组、古籍资料组)保管较妥。根据具体情况,地方文献收藏较多又较集中的图书馆,可设专库保管,同时设立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室,以便为读者集中提供专题研究所需要的资料。在保管方面,应与古籍一样,做好“防潮、防霉、防蛀、防火”工作。尤其对建国前的地方报刊,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少数珍本,孤本和流通量较大的资料,要进行复制或缩微,利用复印本提供流通使用,使原本妥为保存。有的要编印书目索引或提要等检索工具,供读者利用以节省查阅时间。二、地方文献的征集,采购要有一个长期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利用地方文献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仅满足于现有馆藏,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因此要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多种形式进行采集。在各省、市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工作条例中,地方文献是采集的重点,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忙于新书采购,忽略第2页共3页了地方文献的搜集。这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