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命题人:李静审核人:范永彩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Ⅰ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填涂后5位。卷Ⅰ(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表明国家的根本属性是A.阶级性B.广泛性C.真实性D.社会性2.2012年3月21日,西非国家马里首都巴马科发生军人哗变,面对严峻形势,使馆决定将处于危险地段的57名华侨华人安排到马里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部驻地。截止到3月26日政变发生5天来,中国在巴马科的华侨华人无一人受到人身伤害。这彰显了①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真实性③我国新型民主的超阶级性④我国的国家性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近年来,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现了一系列民主政治新形式。如直选干部、政务公开、政府决策的民主听证会,让公民依法旁听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的会议、网上征求公民的议案等。这表明A.我国的民主主体在不断扩大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C.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十分广泛D.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4.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中国宪法确立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到了总则当中。这表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具有A.制度保障B.法律保障C.物质保障D.政治保障5.2012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九年聚焦“三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政治意义在于A.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从而巩固我国的国家政权B.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C.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D.巩固工农联盟,从而巩固我国的国家政权6.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A.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B.所有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C.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的政治权利D.公民都具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1由7.“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②认为权利和自由是统一的③主张公民应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④割裂了自由和法律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8.《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规定,因同一侵犯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因车祸身亡的天台县七旬农民徐某与另一城市居民获同等金额19万余元的赔偿款。而若按农村人均收入计算,农民徐某只能得到9万余元的赔偿。这是当地首例成功调解处理的“同命同价”案。这一事例体现了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适用法律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④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9.2013年,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④有利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0.建国初期,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我国选举方式的变化①顺应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②说明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选举方式的选择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③表明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国只能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④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选举是关系到把权力交给什么样的人掌握的大事情。下列哪一项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A.选择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