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咏雪佳句:沁园春雪商州区金陵寺中学教师张莉莉知识和能力目标:欣赏并背诵这首词;感受词中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和方法目标:品味、体悟诗歌凝练、生动、含蓄的语言,从中受到感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教学目标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就是这首词的题目。雪,就是这首词的题目。解题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1945年发表。诗人柳亚子读后写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轼)、辛(弃疾)未能抗,况余子呼?”“沁园春”,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有名“寿星明”“东仙”“洞庭春色”“大圣乐”等。分上下两阕,共114字。“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沁园春《沁园春··雪》写于雪》写于19361936年年22月。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北国风光””,过,过后写下了这首词。后写下了这首词。写写作作背背景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主席“索句”(求诗),毛主席手书《沁园春雪》赠给他,后于1945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词的写作和发表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之际,有着重要意义。了解写作和发表背景,有助于领会词所表现的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作者简介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返回首页毛泽东:(1893.12.26----1976.9.9)沁园春莽莽素裹妖娆稍逊分外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沁园春莽莽素裹妖娆稍逊分外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qìnqìnráoráohánhán读一读:读一读:mǎngmǎngguǒguǒxùnxùnfènfènshǔshǔ诵读训练诗歌朗读应注意些什么?•停顿•节奏•重音•感情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整体感知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能否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描写北国雪景上阕下阕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当今英雄。1、词的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作者抓住了严冬的哪些特征?2、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进行描写?北国壮丽的冬令雪景千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