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贮藏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原料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粮食贮藏标准,设计建立了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原料、成品仓库,在原料(水稻)贮藏过程中严格按照ny/t1056--200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和国家粮食贮藏标准要求,认真做好原料贮藏防潮、防虫、防鼠质量安全控制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一、原料贮藏质量控制的意义通过原料贮藏质量控制,确保原料在贮藏过程中不被损坏、不受损失,确保原料在贮藏中的质量安全,为整个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保障。二、原料贮藏质量控制环节及控制目标1、收购前贮藏设施准备(责任人。质检员、保管员)在每季原料收购之前首先要认真做好仓库内外及四周的环境卫生,远离污染源,定期打扫清洁卫生,并对仓库门窗、通风口安装的不锈钢防虫、防鼠网及排风扇进行检修加固或更换。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仓库进行杀菌处理,贮藏设备及使用工具在使用前均应进行清理和消毒,防止污染,优先使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进行清理消毒,消毒剂使用符合ny/t393和ny/t472的规定,空仓杀虫消毒采用90%敌百虫乳油配制成1%的药液喷雾,然后封闭72小时,杀虫消毒结束后,通风24小时以后,才能将检验合格的绿色食品的原料水稻贮藏在库房内。2、出入库管理(责任人。质检员、保管员)经检验合格的绿色食品的原料才能出入库。3、合格原料贮藏保管方法在避光、常温、干燥和防潮设施的专用仓库贮藏专库专存,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在无虫害和鼠害,有明显的表识,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混放,严防污染。堆放时离墙距离不小于20-30厘米。堆与堆之间距离不小于40厘米,保证产品批次清楚,不应超期积压,并及时剔除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产品。4、粮食检查控制(责任人:质检员、保管员)第1页共19页粮食检查包括原料的温湿度水份变化、虫害情况,色泽气味及分类,检查时间3-9月,每15天检查一次,10-3月每10天检查一次,检查要分品种,分堆抽一个样,抽样要上中系个抽两个点以上,做好检查记录,并把检查结果以表的形式一式三份(厂长、质检、保管各一份),如发现一次未检查,罚款20元,如检查部认真彻底,出现问题,所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全部赔偿(质检、保管各赔50%)如果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厂长及公司处理。粮情检查的控制目标是。及时检查,认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5、清洁卫生控制(责任人:保管员)(1)上班时首先打扫库内地面卫生,做到不留死角,库内地面看不到地角粮、纸片、线头等杂物,专人专库管理。(2)窗户和墙壁做到5-10天打扫一次。(3)粮堆上面保持干净,无蛛网,无鼠便。(4)不得住库内墙壁、门窗等地方乱贴乱画,严禁在库内吐痰、吃瓜子,违反任何一项,每发现一次罚款20元。(5)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遵守卫生操作规定。6、安全防范的质量控制安全防范的质量控制包括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潮、防霉。(1)防火:要做到禁止一切火源进入仓库以免引起火灾,同时库内(包括车间)的电线路经常的进行检查,脱落的线头要按牢,腐化的电线要及时更换(责任人:检修员)(2)防盗:保管人员上班时首先要查看自己所管的库房原料堆是否有异样情况,如果有异样要及时查找原因,下班时一定要关好窗户和门后方可离开。任何人不得随意偷拿公司原料等一切财物,已经发现,处200—1000元的罚款直至开除(责任人:保管员)(3)防虫:必须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预防方面做到:①严格控制入库质量,禁止收购不合格的原料,要求晒干进仓,封闭贮藏。减少生虫源头。(责任人:质检员)第2页共19页②要定期经常打扫库内粮堆四周卫生,防止相互感染。(责任人:保管员)③合格原料入库后定期采用紫外光杀菌消毒等物理机械的方法和措施。(责任人:保管员)④经常检查门窗通风口处的防虫网,发现损坏的及时更换。(责任人:保管员)防治方面做到(责任人:质检员、厂长)①转库隔离处理;②及时加工处理;③禁止使用任何化学药剂;(4)防鼠:鼠的危害性是咬破袋子,危害粮食,排的粪便影响传播疫病,影响人的健康,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