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省属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微”路径研究摘要: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具体实际工作,拟将“新媒体”背景下的各类载体和元素进行整合,并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去,将“微”媒体、“微”课堂、“微”榜样和“微”服务构成“四微一体”的有机整体,产生强大合力,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取得更加显著成果。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党建;“微”路径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而言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相结合而形成或延伸出来的不断发展的媒体形态,它具有直接、高效、互动性好、覆盖面广等特点。新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影响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高校青年学子,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更好的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本论文以省属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为例加以研究。一、新媒体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衍生出很多以内容短小精悍、传播速度快、具有较高黏度等主要特征的网络交流互动平台,比如当前广受大众追捧的QQ、微博、微信、微视频、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这些平台的广泛应用,对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带来全新的机遇,又给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首先,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创建了大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党建工作主要通过党校、党课、支部大会、理论学习等方式开展,方法简单,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的积极性。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自上而下的单项灌输模式、简单的命令说教形式逐渐被丰富的多元化模式、双向和直接交流互动模式以及图文并茂、音视同期的新媒体并用的形式替代,一种全新的高校党建模式正在形成。[1]其次,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与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当今学生信息传播与接受的习惯。最后,新媒体的超时空与交互性使得大学生党建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具有较高的存储空间,将线上党建与线下党建有机融合,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就可以完成学习,提高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与效率。(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首先,随着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信息传播由过去的中心化向碎片化转变。大学生群体是由于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活跃等特点成为“碎片化”传播的主要受众者和传播者。由于“碎片化”传播具有虚拟性、话题领域的广泛性、话语的自主性和话语的公共性等特点得到青年学生的喜欢,也造成不良信息泛滥,使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2]其次,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党建工作内容、方式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原来的大学生党建工作主要依靠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各级党校学习班、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党建老师的谈话等形式开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接受度差。新媒体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提供了互动的交流平台,在互动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党建工作者要顺应“新媒体”思维,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学会熟练掌握新媒体语境下话语的表达方式,运用新的媒介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沈阳化工大学学生对新媒体认同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学习党建理论知识的现状,以期为课题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更好的服务广大在校学生,课题组组织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为沈阳化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