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对学生德育渗透的作用摘要:该文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等方面对德育的渗透作用进行了阐述与讨论。德育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德育为首,教育中心”,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渗透德育的重要学科,从各方面论证了中学体育对实施学生德育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关键词:中学体育渗透德育教育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b)-0118-02中小学教育是各类教育的前期阶段,是为各类教育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要办好中学教育,更应强调“德育首位,教育中心”[1]。学校要实施好德育教育,是要依靠方针政策,要靠学校师生共同齐心协力,要在各个学科教育进行渗透,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并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体育也成为渗透德育的重要学科,而且中学体育对实施学生德育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体育能提高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有助于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改变大多数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情感和意识,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能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成功与失败,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败不馁、锲而不舍的意志和作风[2]。这些功能主要通过学校体育的体育课教学、早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等多方面实施渗透。1体育课教学对德育的作用体育课教学除了本身功能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德育渗透点进行德育教育。可利用的德育渗透点很多:利用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纪律性;利用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可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育教育,如游戏、体操,大都有主体和思想,利用其游戏、体操特有的教育因素,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等教育及集体荣誉感;利用中长跑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合理设置场地器材值日生,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等;如遇到突发事件,表扬先进,制止不良行为;以个人为主的学习内容,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勇于探求以克服困难的精神;以班、组、队为单位的教学内容或组织的教学,都将关系到所在单位的荣誉,这种体育运动的群众性特点,为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观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严密的教学常规、组织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及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良好社会公德等。适时结合运动起源、发展介绍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学生对锻炼失去兴趣和信心时,穿插讲解、学习中华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和民族气节,增强学生民族责任感,富国强民而锻炼身体,将爱国主义热情转变为实际行动。如,一次,“马家军”还末成名时,马骏仁教练带领他的运动员到国外去参加一个世界级的青少年中长跑比赛,头一天在领队、教练会上一些外国领队说:中国人长跑不行,只会玩“小球”。马教练听了很气愤,第二天早上,他把运动员集合好,面对东方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国旗,对运动员进行爱国教育,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各国记者都争相采访中国队。中国队获得了第一名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是平时教练的认真传教、队员们刻苦训练,是教练和队员们用极高的爱国热情去拼搏,为祖国和人民争了光,让中国人的中长跑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记得在保管室发器材,多次遇到学生不喊“报告”,冲进保管室就拿器材,笔者轻声请他出去,叫“报告”后再进来,并给他们讲礼貌等内容,效果很好。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