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自主、充分的发展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我们引导教师确立起“教好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学生人人都有发展的权利,个个都能发展”,“学生的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的教育资源”等意识,承担了江苏省“九五”立项课题《高质量、高效益的农村初中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就培养“合格+特长”人才的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育人首先要育德,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点。我们确立育人为先的观念,从现代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的要求出发,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1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我们根据《中学德育大纲》《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我校初一到初三年级的德育目标:迈好中学第一步,争做合格“桃中”人;迈好青春第一步,争做优秀“桃中”人;迈好人生第一步,争做合格新公民。学校又拟订了《学生日常规范》《班级卫生制度》《寄宿生制度》等十多项制度,从各个角度提出目标,对学生从严训练。特别是针对农村初中生特点,从基础文明行为抓起,将教室卫生、宿舍纪律、食堂秩序等作为重点、难点,每一个学生有“服务岗位”,每天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定时服务。学校组织专人进行一日三次检查,并量化公布,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矫正,这叫“人人有岗位,个个负责任”。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定时定点的岗位服务中,学生行为规范得到强化。2引导学生学会爱。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自古至今有作为的都是爱国者,跨世纪的有用之才必须是爱国者。我们十分重视这一点。把它分解为“六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并将要求落实到系列活动之中,如升旗仪式、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主题读书活动定期社会考察、“学雷锋,学赖宁”活动、创建优秀班集体活动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等,在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熏陶爱的感情。我们特别重视让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处做起,学会爱:爱学校、爱同学、爱老师。学校长期设置一个失物箱,学生拾到东西会自觉投人,让失者认领,无人记载,无人冒领,但它时时提醒学生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敬老院送温暧,到各个街道执勤、宣传,在活动中学会关心人。学生之间则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使学生在互爱中净化心灵,提高道德素质。3优化校园环境。环境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着导向、约束、激励的功能。因此,我们注重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一是优化物态环境。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改造校园,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如今的校园芳草青青,花开四季,恬静、幽静。校园的廊前树下,花园小径,亭台水池,石桌石凳成了学生散步、休息、学习的好地方。在美化校园的同时,培养学生讲卫生、讲文明的习惯,做到教室无纸屑,课桌无墨迹,走廊无痰痕,操场无果壳。美化、净化的物态环境对学生品行规范起了约束作用,谁也不好意思扔下一个纸团,随便乱抛一片果壳。因此,在我们学校,“亮的(门窗)常亮绿的(草坪)常绿,白的(墙壁)常白,黑的(跑道)常黑。”二是优化精神环境,加强校園文化建设,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室里定期出黑板报,设置读报角、学习园地,张贴催人奋进、富有哲理的名言;校园里开辟艺术画廊、科学园地,走廊里悬挂科学家、文学家的画像,并配以名人名言,使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4开展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可以使抽象的道德教育具体化、形象化,易为学生接受。我们一方面宣传老革命家、优秀科学家及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另一方面在校内总结宣传优秀学生的事迹,开展评选“十佳”活动,在学生身边树立一个个榜样,使学生觉得贴近、易学。同时,我们注重发挥师德垂范作用,要求老师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感染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