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纪念白求恩》教案设计侣俸中学陶鸿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过程与方法:1.理清文章思路,归纳各段要点。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总第49课时)导学要点:1、导入,预习检测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一)预习步骤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二)预习检测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派遣(qiǎn)狭隘(ài)满腔热忱(chén)拈轻怕重(niān)以身殉职(xùn)鄙视(bǐ)晋察冀(jì)2、理解(注释中)词语。〔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热忱〕热情。忱,情意。〔鄙薄〕轻视。〔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小知识:同义词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如:热忱—热情,疲惫不堪—疲敝不堪。1同义词的辨析:(1)词义轻重的差别。如“请求”和“恳求”。(2)用法和搭配上的区别。如“坚定”和“坚强”。(3)所指范围有差别。如“时代”和“时期”。(4)集体和个体的不同。如“布匹”和“布”。(5)语体风格上存在差异。如“父亲”和“爸爸”。3、划出并摘抄各段的中心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4、解题:本文标题为“纪念白求恩”,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纪念“吗?不仅仅是纪念白求恩,更重要的是向他学习,学习他高贵的精神品质。二、创设情境,趣味导入1、猜猜他是谁?他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1938年到中国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经说过,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他就是——2、介绍白求恩(题注)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医生。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由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3、毛泽东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背景介绍:1938年初,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到中国来了。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的热忱。1939年11月12日,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幸以身殉职,逝世于中国河北唐县黄古口村。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光辉著作《纪念白求恩》。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鼓舞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走向辉煌。4、议论文知识(1)议论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