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住建局处置不合格党员排查摸底阶段工作总结**县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开展以来,我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线,围绕“四个自我”(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我局及社区共14个党支部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通过近期的深入走访和摸排,顺利完成了排查摸底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精心组织实施,深入走访摸排,夯实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基础(一)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全县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立即行动,结合自身党员队伍现状,制定了《**县住建局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实施方案》,并迅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宣贯全县会议精神,对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同时以政策为导向,在全系统掀起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教育热潮,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政策文件,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提高了对本次处置工作的认识,端正了思想动机,掌握相关政策。为了更好的让广大社区党员知晓和了解本次活动的要求和工作流程,我局在社区工作地点和所辖小区内张贴和发放了《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运行图》和《致广大共产党员的一封公开信》,让分散在各个社区角落的党员们知道如何找到组织,如何回家。(二)深入清理,摸清底数。局属各支部利用2个月的时间,对所属党员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重点清查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完成组织交给任务的党员、教育实践活动中民主评议为“差”的党员(简称“三不一差”党员)情况和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情况,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为了更好的掌握我局党员动向和具体情况,我局将所辖党员科学分为了“五种情况”,即:对于合格党员,认真填写《排查清理信息登记表》予以确认;对于不愿登记的第1页共3页党员,由本人书面提出相关问题,并由本人签字、压盖手印,确定为问题党员;对于失联党员,通过认真走访和多方查找,确定长期无法联系的,由各党支部书记明确失联时间,并签字盖章予以确认;对于死亡党员,经党支部书记确认后提出注销申请;对于去向不明确党员,由党员本人说明及书写已转入外地或外部支部名称,并由各支部书记签字及盖章予以确认,报上级党委进行核实,明确是否已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出手续。(三)逐一分析,开展“双找”。对于以上党员“五种情况”,局属各党支部因势利导,分别做出处理意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局针对社区党员问题多发的状况,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区,多次召开社区7个党支部工作调度会议,听取社区支部工作进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过深入了解,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社区对失联党员的查找确认上,为了能更大限度的缩小失联范围,我局对初步列为失联党员的群体采取了以下工作方法,尽全力查找。具体做法是:一是查找其关系网,找到其亲属及朋友,与党员本人取得联系;二是通过查询公安、社保信息,找到联系方式;三是通过实地查访,多方询问,通过捎口信、交叉联络的方式,辗转找到本人进行确认。通过近期认真细致的查找,我局将社区失联党员由以前的50余人缩少到了40人,统计出死亡党员15人。二、存在的问题(一)流动党员合格标准难界定。**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务工经济是部分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的党员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务工,党费靠家人代缴,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沟通基本上是电话、短信联系,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出现鞭长莫及现象。(二)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创新不够。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停留在程序化、格式化的基础上,对党员民主评议办法,过分依赖,没有创新更好的载体。(三)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不够。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的学习不到位,开展的组织活动不多,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缺乏沟通,相互了解不深,民主评议靠感觉和印象。第2页共3页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把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与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党组织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活动,让党员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和归属感,抓好党员即知即改工作。二是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