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地理教育的德育价值摘要:伴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学校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单一的追求课程中文化知识和成绩,而是更加注重深层次的品德教育,地理教育也不例外。因为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不断的加强,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地理教育开始更关注对学生品德和素质的培养。根据这一现象,本文对地理教育中的德育价值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从分析地理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到怎样从地理教育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怎样立德树人。关键词:地理教育德育价值0学校,对于每个学子来说都是一个神圣又非常有意义的地方。因为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认识很多朋友,更重要的是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正因为这样,我国的现代教育越来越提倡提高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也提到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地理在中学教育中所占的分量是比较重的,它对于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在地理教育当中应该更注重德育教育。一、地理教育中的德育内容第一,学习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认识大自然,可以帮助其更好的融入社会,同时还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学生会掌握很多规律。比如自然变化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动物迁徙规律等等,让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去认识世界,去了解神秘的宇宙,在发现和了解的过程中对世界上的物质有了全新的认识,进而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比如说,基础的问题: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上的水是怎么来的?会用完么?这些问题在学完地理后都会得以解决,从而让学生对世界有个正确的认识。第二,在学习地理课程时会学很多人文知识,比如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等,学生学习了这些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知识以后就会对我国各个民族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不同民族有了更深的理解,了解了不同的人文文化后会大大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与此同时,对国外自然知识和人文文化的涉猎也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认识世界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热爱和平,维护世界团结的品质。第三,学生们学习地理的最终目标和现实意义是为了保证人类赖以生活的世界可以得到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在地理教育中学生会学习到大量治理环境的对策,这些对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有很重要的作用。举例来说,地理教育中,学生会了解西北地区的沙漠化和缺水程度,知道了这些就会在生活中树立节水意识;再比如说,学生会学到在在四川等地势崎岖的地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以及泥石流,了解后学生就会更加注重对植被的爱护。地理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立德,立德的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他所生活的世界,地理教育刚好可以帮助学生领略和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了解其中的风土人情,了解自然和社会,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该如何相处。当学生理顺了这些关系并学会怎样处理这些关系后,学生的品德自然而然的就会提示,而且这种品德会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地理教学更加顺利。所以说,在地理教育中地理的相关知识和德育教育二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二、如何在地理教育中立德树人(一)把握课程理念与方向为了强化德育教育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地理老师应该对课程教学的目标、理念以及教学方向有个非常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的进行授课。地理教育对于培养有责任心和有德行的人才是非常重要,而地理本身又是一门包罗万象几位复杂的科目,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具备相当深厚专业知识和庞大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具备耐心和非常强大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教好地理课。要围绕生活展开,贴近生活,把培养为社会服务的学生作为根本目标和最终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习了这些地理知识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更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