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互联网+家政公司众筹创业计划书第一章总论一、我国家政业总体情况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规律,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服务业会迅速发展,劳务劳动社会化。中国的家庭服务行业必将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服务业是随经济发展而孕育出来的新兴产业。中产阶层的扩张,使家庭服务的目标消费群迅速壮大。家政服务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根据统计,2011年全国家庭服务业总产值约8500亿,且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除特殊情况外)。以下是2005年-2011年中国家庭服务业总产值和年增长率表、图(数据来源:2011中国统计年鉴)。家政业是家务劳动市场化、社会化的产物。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家政的职业内容有了全新变化。从服务类型上,有保姆、保洁、清洗、管家、护理、家教、家居装饰、庭院美化、果蔬配送、特许连锁经营等工种;从服务方式上,由单一的常年服务转变为灵活多样的定期或一次性服务;从服务主体来看,专门的家政介绍公司、家政派出公司和家政培训公司已不在少数。近年来由于国有企业改制,大批工人下岗并入社会,如何通过各种渠道让他们重上就业岗位,成为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一道难题。2003年下半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学习、研讨了开展家政服务业安置城市失业人员的经验,一时家政业成为了媒体宣传的热点,家政业前景十分乐观。1家庭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生活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目前,多数家庭服务企业处于“小、散、乱、疲”状态,普遍规模较小,无龙头企业受宣传途径、宣传成本限制地域化服务特性明显,无法发挥企业具有的内在优势无明确行业性服务标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宣传成本高,难快速有效建立企业商誉,不能得到客户的了解和认知;信息化程度低,造成业务受理、服务提供等方面的效率低下,急需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工具及信息化业务推广手段。据2010年调查分析,全国现有居民户数42327.5万户,城镇居民户数20508万户,其中39.88%的城镇居民户需要家庭服务。全国共拥有家庭服务企业近50万家,年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从业队伍约2000万人,与全国家庭服务市场所需求的8000多万个岗位相比,存在很大人才缺口。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占总人口的12.5%,这一数字还在以平均每年约1000万的数量递增。在60岁以上老人中,对居家养老有需求的老人数占64.29%,约12434万人,对社区养老有需求的老人数占26.51%,约5127万人,8.41%的老人,约1627万人需要机构养老。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比较突出,分别占20%、40%和18%。家庭服务行业供需对接不畅、从业人员缺口巨大、服务企业急需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行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二、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三、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年可实现收入300万元,利润145万元,税金30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2.7年。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家庭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在我国大中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社会提供形式多样,质量满意的家政服务。发展家政服务业,对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对开发就业岗位,特别是解决妇女就业问题,也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在城市中,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并通过发展扩大就业已具备相应条件。从劳动力供给情况看,家政服务人员的供方市场是源源不断的。目前,我国2城镇有下岗职工约850万人,失业人员约970万人,加上每年新增劳动力800万人以上,还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4亿人,形成我国就业工作的巨大压力。但经济发展所能容纳的就业机会则很有限,以经济增长速度为8%计算,每年可新增就业机会700万个,因此,大批劳动者急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看,城市服务业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就业新领域。农业的调整带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