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出版物发行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基础知识1、道德的三种类型:家庭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2、职业道德守则的两个明显特点:①每一种具体的职业道德守则,一般都具有针对性②职业道德守则的内容简明扼要,文字生动准确,要求具体实用。3、“自觉遵纪守法,坚持‘二为’方针”是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道德中关于(提高和加强出版物发行员职业理想、信念、法规、纪律方面修养)的基本要求。4、“追求优质高效,全力奉献精品”是出版物发行员职业道德中关于(出版物发行员职业追求和业务规范方面修养)的基本要求。5、出版业包括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6、19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创办书店,其中规模最大的书店是(上海)的广学会。“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设立翻译出版机构,其中出版物也公开出售。7、(商务印书局)和(中华书局)是靠民族资本创办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书店。我国书籍从传统的木刻为主的印刷方式,向石印、铅印发展。8、我国出版物发行工作的方针原则:①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③勤俭节约,开拓创新9、出版物发行业务流程:①信息交换②确定购销关系③实物交割④结算货款⑤信息反馈10、出版物发行的门市工作,包括(店堂销售)、(书报刊亭销售及摊售)。这三种形式是为消费者提供出版物消费服务的经常性方式,是出版物零售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传统形式。11、出版物的构成要素:第一,具有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阅读、欣赏。第二,具有承载这些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第三,具有一定量的复本,从而有可能向公众发行传播。任何反映一定思想内容的出版物,都必须具备上述三个构成要素,才称其为完整的出版物,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成为合格的出版物成品。12、出版物发行成本主要包括销售成本、销售折扣、销售税金和商品流通费等四个方面。13、出版物消费者的类型把不同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和地区的出版物消费者,称之为不同类型的出版物消费者。14、少年儿童的需要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故事性强的出版物。15、出版物消费者需求的基本特征:①需求的无限性②需求的多样性③需求的时代性④需求的可诱导性⑤需求的周期性16、按出版物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程度区分为:①明显决策型②模糊决策型③为决策型17、出版物市场的类型:①按地域范围划分②按销售方式划分③按经营种类及服务对象划分④按学科门类划分18、市场信息的作用:1.正确的决策的依据2.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3.增强竞争的工具19、企业管理的具体任务:1.合理组织经营活动2.提高工作效率3.强调发行质量,促进两个文明建设4.增强资金积累20、(效益目标)体现企业实力和对社会的贡献。21、考核制度包括(考核标准、考核项目和考核办法)。22、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有:1.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安全工作法制观念3.贯彻执行群防群治原则23、“六防”,即防火、防盗、防商品霉变残损、防自然灾害、防设备损坏、防工伤事故24、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5、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宣扬邪教、迷信的(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26、(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负责全国音像制品的出版、制作和复制的监督管理工作。职业出版物发行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初级1、图书的特点:第一,每本书有单独的名称,主题集中,内容比较系统完整,论述比较深入。第二,不定期,非连续出版,编辑出版的周期比较长。第三,可以在较长时期流传。2、音像制品是指录有内容的录音带(AT)、录像带(VT)、激光唱片(CD)、数码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