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阵中的规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98页【设计者】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赵磊【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图形中的规律里面一个课时点阵的规律,这节课与本单元的其它知识之间没有必然的前后联系,是一节相对独立的数学活动课。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本课知识却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好题材,即是让学生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又是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发展学生归纳与概括能力,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学过找规律填数,二年级学过按规律接着画,四年级学过探索图形的规律。因此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然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感性经验的支持。而这节课完全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极为抽象,因此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是会感觉有点困难。【学习目标】1.能在观察活动中,能说出所观察的点阵中隐含的规律。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数与形的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点】探究发现点阵中的规律。【学习难点】总结概括规律。【教学过程】(一)图形引入,激发兴趣1、展示图片,(投影)大家都学过图形吧,认识它吗?师:这是什么图形?接着看生:好像都是由点组成的。师:是呀,不要小看了这样一个小小的点,点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许许多多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就构成了点阵。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数学家们就是从这样一个小小的点开始研究,并且发现了有许多个这样的点组成的点阵中许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也来尝试研究点阵的规律。(板书课题——点阵中的规律)。(二)参与研究,培养思维11、出示正方形点阵,探索正方形点阵的规律。A、第一个规律。师:(出示点阵),这就是他们当时研究过的一组点阵,请大家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这些点阵是什么图形?师:每个点阵可以看成什么图形?(正方形),同意吗?生1:我认为第一个点阵不能看成一个正方形,是一个圆形。师:其他同学也同意他的观点吗?师:其实第一个点阵虽然只是一个点,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看成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是吗?师:您能用算式表示点阵的点子数吗?生2:第一个点阵有1个点,第二个点阵有4个点,第三个点阵有9个点,第四个点阵有16个点。师:你能想到第5个点阵是什么样子的吗?同学们现在你们发现正方形点阵的规律了吗?点阵的序号与它的点的个数算式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如果用字母n来表示点阵的序号,那么正方形点阵点的个数是多少呢?生:我们分析了前面几个点阵图的特点,认为在这个点阵图中,点的个数的规律是:1×1,2×2,3×3,4×4,……也就是n×n师:这种数法真是又快又方便!照这样下去,能不能根据你们的发现第6个呢、第7个……第100个点阵的点的个数都能瞬2间求出来。也就是说:“是第几个点阵,就用几乘几”(板书)师:如果一个点阵它有81个点,它应该是第几个点阵?每行有几个点?每列有几个点?师:刚才我们是怎样观察的?(横着数和竖着数)正方形点阵还有没有其它的观察方法呢?能不能换个角度观察?“斜着看又可以得到什么新的与序号有关的算式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写出算式,然后汇报。”(投影)观察并思考:(1)分别用算式表示每个点阵点的个数。(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第1个:1=1第2个:1+2+1=4第3个:1+2+3+2+1=9第4个:1+2+3+4+3+2+1=16第N个:1+2+3+…N+…+3+2+1师:“谁发现什么规律呢?”生:“如第2个点阵就从1加到2再加回来,第3个点阵就从1加到3再加回来,第4个点阵就从1加到4再加回来”。3师小结:“第几个点阵就从1连续加到几,再反过来加回到1”这个规律。刚才是横竖数,“第几个点阵就是几乘几”。C、第3个规律: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点阵中的两个规律,这些点阵中还有其它的规律吗?还能换个角度去思考吗?(出示教材第82页第(3)题图),老师把第5个点阵中的点用五条折线划分,这样划分后,看看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呢?师:我们把第1个折现内的点看成第一个点阵,该用什么算式表示?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