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办高职院校军事课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探讨【摘要】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目前,高校开展军事课教学管理总体比较规范,成效是好的。但是,仍有部分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军事课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军事课教学管理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分析原因,采取对策,加以探讨,旨在努力提高军事课程的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的。【关键词】民办高校,军事课,规范化建设,探讨一、民办高职院校军事课教学管理主要不规范问题国家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十分重视高校军事课程教学与管理规范工作,于二00七年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两份文件。此后高校的军事课教学管理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广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军事常识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有少数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军事课教学管理存在许多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组织与管理体制不规范。经调查约有30%的民办高职院没有成立军事课教研室,有的合编在体育教研室,有的挂靠保卫部门;有的没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有的甚至连军事课教师都没有,这是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不规范问题。二是未开课程与开课数量不规范。据了解约有20%的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开设军事课程;多数有开设的也只是象征性开设课程,或者集中在新生开学军训时上几次讲座课就结束课程,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36课时标准。而正常每周排课上课,期末考核评定成绩的民办高职院校为数不多。三是教学管理与成绩评定不规范。有的民办高职院校因为没有组织正常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所以也谈不上规范的教学管理;有的没有制订本校的军事课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学生军训规定;有的甚至连教学登记、考核方法、成绩评定、上课考勤、补考和重修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都不完善。四是军训内容与考核方法不规范。按照大纲规定,大学新生在入学后,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应当安排2—3周的军事技能训练。各民办高职院校在帮训部队的指导下,军训时间一般能满足14天的规定。但从军训内容看,队列部分的理论教学和示范教学以及射击训练、投掷训练、战术训练、“三防”训练、识图用图训练等基本没有开展,存在军训内容不落实、不规范,学生军训效果大打折扣的问题。二、军事课教学管理不规范问题的原因分析1.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不够重视。首先,部分民办高职院校认为军事课只是一门普通的公共基础课,本专科院校已经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没有必要再开设军事课;其次,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少开设一门军事课可以减少教学成本;再次,既然军事课是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就作为一般性课程开设应付了事。所以,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不成立军事课教研室,或者合并在体育教研室、或挂在保卫部门的事实,证明了这些民办高职院校不够重视。2.民办高职院校缺乏专职军事教师。从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看,军事课教师大多数是体育、历史、思政等专业老师兼任军事课教学,真正国防教育专业的教师数量稀少。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也没有专职教师,由于专业受限、又不能专职从事教学,就可能无法诠释和解读国防教育相关理论常识,带来的便是兼而不专、兼而不精的教学问题。有的民办高职院校考虑教学成本,未能招聘或者不想招聘到高学历、高职称军事教师。3.军事课教学管理评估检查不严格。一是民办高职院校军事课教学自评检查不到位,一些没有开设军事课或者开设课程不规范的民办高职院校,根本没有自我评估检查环节,或者只是一般性检查,谈何教学管理规范化。二是主管部门对军事课教学评估检查不到位,教学评估检查次数有限,无法全面普查。评估检查也是走过场不严格,个别没有组织正常军事课教学的民办高职院校,迎接评估检查仍然可以通过,甚至还可获得优秀成绩。奖惩不严明,对教学规范的民办高职院校通报、奖励不够,对部分没有开设军事课和教学与管理不规范、评估不合格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