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21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21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3/21
《《乞巧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林杰林杰(831(831——847)847)字智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仅十七。《《全唐诗全唐诗》》存其诗两首。存其诗两首。[了解作者]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自由读][正音正字]乞气宵霄(乞巧)(天气)(qǐ)(qì)宵:晚上霄:天空(今宵)(碧霄)(xiāo)(xiāo)浩瀚无际的青天。[字词理解]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七夕。这天晚上。1.乞巧:2.今宵:3.碧霄:[诗句注释](1)这句里把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一万条呢?穿尽红丝千万条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诗句理解][感情朗读]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得比天上的云霞还亮。人们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她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人们都对织女织的云锦啧啧称奇啊!少女们个个都羡慕织女的巧手,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相关知识]李商隐李商隐(813—858)唐代文学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了解作者]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李商隐[字词注释]1.云母屏风:2.长河:用云母做的屏风。银河、天河。““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思考讨论]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渐渐””字暗示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沉””字逼真地描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心。”[诗句理解]““碧海青天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夜夜心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孤寂。““应悔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诗意赏析]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