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课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教学内容分析:蛋白质的结构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可通过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认识蛋白质的重要性及作用,并激发学生探究蛋白质结构的兴趣。教材地位:《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知识地位:该内容以第2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中蛋白质是细胞中主要的有机物为基础,学习该内容利于“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知识点的学习。课程标准的要求: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阐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会解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跨学科知识运用的能力。2.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3.了解更多蛋白质的功能。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氨基酸的通式2.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3.蛋白质的功能难点:1.肽键数及脱水数的计算四、教学策略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还很缺乏,在进行讲解时应当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图表和挂图等直观教学模具,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教法: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按照氨基酸──二肽──多肽──蛋白质的层次来认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讲解氨基酸的结构时,用几个氨基酸让学生找出共同点,启发学生的观察力。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讲清脱水缩合、肽键、二肽和多肽的概念。形成的肽键数、脱水数可以用球棍模型,画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使记忆更加形象。讲述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时要指出其原因及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的关系,从而体现出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学法:先是观察法和讨论法得出氨基酸通式,同学们合作探究肽键数的计算公式,并用学练合作法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五、教学资源的准备ppt幻灯片、食品包装袋六、教学计划采用互动式教学和教师讲授的模式,用2课时完成。先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共同总结,然后教师讲授本节难点。第一课时:第一阶段,教师介绍氨基酸及其通式。第二阶段,教师讲解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小结复习本节内容。第二课时:第一阶段,复习上节内容,讲解蛋白质功能;第二阶段,复习两节全部内容,做课后习题。七、教学流程结束开始功能多样性讲解脱水缩合、计算公式组织学生观察并总结氨基酸通式直接导入反馈练习了解蛋白质功能蛋白质是食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探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多媒体播放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图片小结结构多样性原因归纳公式师生共同归纳通式总结全部内容结束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一课时第一阶段PPT展示食品营养成分表观察、思考明白蛋白质是食物的引起注意,关注课堂导入提问:哪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重要组成成分联系生活,回答问题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第一课时第一阶段氨基酸通式讨论:观察甘氨酸、缬氨酸、丙氨酸,找出共同点(教师和学生共同将氨基酸通式总结出来)(通式要点:一个中心碳原子,然后是四个的共价键,分别是一份子的氨基,一份子的羧基,一份子的氢,然后一个R基团通过共价键与中心碳相连。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就在于R基团的不同。)问题:判断一个结构是否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讲解氨基酸种类20种,8种必需氨基酸,12种非必需氨基酸讨论,找出共同点学生根据通式特点判断了解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区别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的精神加深知识点印象第一课时第二阶段蛋白质结构及其多样性(脱水缩合)问题1: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又是如何组成蛋白质的呢?(教师图解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1.二肽的形成过程2.蛋白质的形成过程)得出结论:就是氨基酸彼此连接并脱掉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画球棍解释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和脱水数的关系)问题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二肽形成了一个肽键,同时脱去一份子的水,三个氨基酸产生2个肽键,四个氨基酸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