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说说古代有哪些勤学的故事?宋濂宋濂1、了解有关宋濂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2、了解序的文体特征。3、掌握文中的生字词。4、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宋濂宋濂(1310—1381)(1310—1381),字景濂,,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义乌县西北))人。明朝初期著名文人。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明初主修《元史》在我国古通。”明初主修《元史》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宋濂与刘基、高启并代文学史中,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学识渊博,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学识渊博,著作颇丰,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著作颇丰,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集》。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本文写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东阳,在今浙江省,当时与浦江、义乌等县同属金华府)在序中他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背景背景序,文体名。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也叫“序言”。赠序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本文是一篇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它与书序的性质不同,为文人之间的赠言赠序。本文即属此类。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余幼时即嗜学(shì)2、砚冰坚(yàn)3、弗之怠(dài)4、不敢稍逾约(yú)5、既加冠(guān)6、硕师名人(shuò)7、或与其叱咄(chì)(duō)8、俟其欣悦(sì)9、负箧(qiè)曳(yè)屣(xǐ)10、皮肤皲(jūn)裂11、媵(yīng)人持汤12、以衾拥覆(qīn)13、同舍生皆被绮秀(pī)(qǐ)14、四支僵劲(jiāng)(jìng)15、右备容臭(xiù)16、烨然若神人(yè)17、余则袍缊敝衣处其间(yùnpáo)读准字音读准字音辨析多音字:冠(guān,guàn)臭(chòu,xiù)舍(shě,shè)数(shǔ,shù,shuò)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2、自己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找出难点字句。3、查阅孩子求学不辍,最终成才的故事,并加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