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1.下列对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钾的火焰颜色②先把铂丝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测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较微弱的火焰⑤没有铂丝,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③不正确B.仅有④不正确C.仅有⑤不正确D.全对【答案】B2.下列纸层析实验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B3.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径与烧杯内壁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在滤操作中,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上,防止滤纸弄破,A正确;B、在滤操作中,漏斗下端口要紧靠烧杯内壁,B正确;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要紧靠烧杯内壁,C正确;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D错误;答案选D考点:实验基本操作4.某物质在做焰色反应的实验中,通过蓝色的钴玻璃,发现焰色呈现紫色,该物质可能是()A、NaClB、BaCl2C、CuCl2D、KC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现紫色,说明此物质中含有K元素,故选项D正确。考点:考查焰色反应等知识。5.[2012·江苏卷]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a)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b)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用图(c)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用图(d)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答案】D【解析】A项,NaOH可以将Cl2、HCl同时除去,错;B项,蒸干NH4Cl时,它会分解,错;C项,纯碱为粉末状,不能放于带孔的板上,同时制得的CO2中会混有HCl和H2O,不纯,错;D项,CCl4的密度比水大,位于水的下层,正确。6.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和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的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B.一定有N2、HCl和COC.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D.一定有N2和HCl,没有C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反应到最后还有剩余的气体,因此一定含氮气。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证明在这之前产生了二氧化碳。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表明一定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产生的氧气与铜反应了。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的体积都没有变化,有三种情况:一是氮气、氯化氢,氯化氢跟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与氯化氢体积相等的二氧化碳,二是氮气、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等体积的二氧化碳,三是氮气、一氧化碳、氯化氢三种混和气体,综上所述,选C。考点:气体的性质。7.现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为苯,另一瓶为乙醇。采用下列试剂在常温下无法区别的是A.水B.钠C.铜丝D.溴水【答案】C8.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正确的是()①要提纯混有少量KCl的硝酸钾时,先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于水中形成浓溶液,然后冷却,就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再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硝酸钾②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③用加热法可以分离高锰酸钾和碘单质的混合物,因为碘单质受热易升华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量取液态物质的量筒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⑤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出现如图现象,说明低浓度氯水能将I—氧化成I2,高浓度氯水能将I2进一步氧化成碘的化合物⑥将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得澄清溶液,说明H2CO3的酸性比HClO弱A.①②⑤B.③⑤⑥C.①②④D.③④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结晶可得到纯净的硝酸钾,正确;②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可将I‾氧化为I2,正确;③加热时KMnO4发生分解反应,错误;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不能把洗涤液转入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