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习题岳麓版必修1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于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A.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古希腊文明B.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C.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D.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而古希腊文明又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答案】B2.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解析】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而周代则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A、C、D三项说法错误。【答案】B3.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古希腊人较早的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形成条件的理解。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希腊属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达,人们眼界开阔,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答案】C4.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A.君主制的盛行B.小国寡民C.公民政治的盛行D.民主制的流行【解析】古希腊多山少地的地理环境将其分割成众多的小国寡民的城邦,这使得各城邦能实行直接公民选举的民主制度,从而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但公民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群体,妇女、儿童和广大奴隶不在此列,因此公民政治是希腊少数人的民主。故C符合题意。【答案】C5.“狮门”是迈锡尼卫城的入口,在拱顶之上是著名的双狮浮雕:两只雄狮分立,脚爪踏在祭坛上,俯视着城门下的人,威风凛凛。“狮门”石雕反映了()A.君主制的发展B.军事斗争的频繁C.民主制的发展成就D.小国寡民的特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双狮浮雕的威风象征着王权的强大,与A符合,C表述错误,B、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答案】A6.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答案】A7.马克思指出:在古希腊“周期性的殖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固定环节”,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迫移民”。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B.民族传统与思想认识C.原始遗风与城邦政治D.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答案】A8.假如你是一位埃及的商人,准备和希腊人做生意。你首先会调查一下市场状况,你会发现最好卖给希腊人()A.精美的陶器B.橄榄油C.葡萄酒D.粮食【答案】D9.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地治理。”这说明()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十个人或十万人的城邦都是不符合古希腊情况的,因为人太少或太多都不行,说明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答案】D10.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A.地大物博B.民主政治C.文化繁荣D.小国寡民【解析】古希腊城邦往往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被称作是城市国家。古希腊城邦最多时达到数百个,他们实行的政治制度不尽相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也很不平衡,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小国寡民,并且没有哪一个城邦有征服其他城邦、统一希腊的实力。所以,小国寡民是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答案】D11.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有()①将本城邦的公民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②没有阶级压迫③公民有较高程度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