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说:“1929年危机之后,政府的大财政都变成常态了……凯恩斯主义现在比较流行,已摧毁了很多国家潜在增长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这可能是个不幸的事情。”张军认为凯恩斯主义()A.遭到众多国家的抵制B.刺激经济具有时效性C.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D.损害后发国家的利益解析:根据“大财政都变成常态了”可知对凯恩斯主义的流行,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摧毁了很多国家潜在增长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这可能是个不幸的事情”可知,各国形成对凯恩斯主义的依赖,从而丧失了自主判断的能力,说明凯恩斯主义也只能一定的时期有效,如果长期依赖,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故B项正确;从材料可知经济思想是具有时效性,只能在某一个时候有效,但也不能一律说有危害,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凯恩斯主义在所有国家均有失效,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功能,没有区分先发还是后发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B2.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这些国有化的企业()行业国家邮政电话煤炭工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英国10010010010075加拿大100100私有7575法国10010010010075联邦德国1007550100100日本100私有私有7575美国10025私有25私有A.能够给国家带来很高的利润B.投资小,见效快、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使这些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大部分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工业解析:本题要求理解表格中的内容,其中国有企业主要在于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西欧各国国有化程度较高,但并不是国有化的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就能够带来高利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有化企业主要在于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这些企业投资大见效慢,但大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故D项正确,B项错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是在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故C项错误。答案:D3.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A.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利用采购、支付劳务费等方式鼓励经济的发展,属于国家干预经济,故选A项。答案:A4.(2018·广东佛山市高三质检)20世纪70年代,因发达国家经济的“滞胀”而使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债务在1973~1980年间年增24.6%。80年代初,发达国家为治理“滞胀”采取紧缩通货政策。由此可知,发展中国家()A.经济获得迅速发展B.外部经济环境相对宽松C.债务负担不断增加D.与西方的差距逐渐缩小解析:从“发达国家为治理‘滞胀’采取紧缩通货政策”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为了挽救自身危机,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逐年增长,负担不断增加,因此本题选择C项。A项错误,与材料内容相悖;B项错误,当时经济危机是世界范围内的;D项与实际相悖。答案:C5.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方某大国出售国有企业,削减福利开支,这属于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是为了应对“滞胀”问题的,故选D项。答案:D6.(2019·辽宁北票月考)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等国都出现了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能源出现危机B.市场作用发挥失灵C.凯恩斯主义的缺陷D.全球“冷战”的影响解析:据材料“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凯恩斯主义的失灵,故C项正确;世界能源出现危机,不属于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当时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无法体现市场作用发挥失灵,故B项错误;冷战并不是经济“滞胀”的主要原因,故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