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4甲烷一、单项选择题1.为验证甲烷分子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将其燃烧产物通过①浓硫酸;②澄清石灰水;③无水硫酸铜。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①D.③②解析:要证明CH4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通过证明CO2和H2O的存在来证明,可选择②和③;但应注意检验的先后顺序,即先证明有水生成后证明有CO2生成。答案:D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烷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甲烷分子中4个C—H键完全相同D.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极性键解析:甲烷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极性键。答案:D3.与甲烷的分子结构相同的物质是()。A.CH3ClB.CCl4C.CH2Cl2D.CHCl3解析:CH3Cl、CH2Cl2、CHCl3是四面体形的分子;CCl4和CH4分子结构相同,都是正四面体形的分子。答案:B4.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气B.溴水C.CCl4D.KMnO4溶液答案:A5.将下列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CH4B.CO2C.SO2D.H2解析:CH4、CO2、SO2、H2这四种气体只有SO2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答案:C6.将标准状况下的11.2L甲烷和22.4L氧气混合后点燃,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的体积共()。A.11.2LB.22.4LC.33.6LD.44.8L解析:由CH4+2O2CO2+2H2O知,当温度超过100℃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在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11.2L甲烷和22.4L氧气恰好反应完全,最后只剩下二氧化碳,其体积为11.2L。答案:A二、双项选择题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起反应B.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点燃前没必要验纯C.甲烷跟氯气生成四种氯代物的反应,都是取代反应D.甲烷的四种氯代物都易溶于水解析: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B错;甲烷的四种氯代物都不溶于水,D错。答案:AC8.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该有机物()。A.分子中C、H、O的个数之比为1∶2∶3B.分子中C和H的个数之比为1∶2C.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原子D.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答案:BD三、非选择题9.下列各组物质中全属于有机物的是;全属于烃的是。A.CH4、C2H5OH、C6H12O6(果糖)、(C6H10O5)n(淀粉)B.C2H2、H2O2、CCl4、C6H6C.CH4、C2H4、H2CO3、CH3ClD.CH4、C2H6、C2H2、C6H6解析: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H2CO3、CaCO3等;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为烃。答案:ADD10.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根据设计要求回答:(1)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2)设=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值应。(3)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其作用是。(4)E装置的作用是(填序号)。A.收集气体B.吸收氯气C.防止倒吸D.吸收氯化氢(5)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6)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解析:(1)B装置的三个作用:①控制气流速度,从而达到合适的反应比例;②均匀混合气体,便于后续实验;③干燥混合气体。(2)当发生反应CH4+4Cl2CCl4+4HCl时,生成HCl气体最多,所以要保证=x的值大于或等于4。(3)KI能吸收多余的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4)E装置既能吸收反应生成的HCl气体,同时还可以防止倒吸。(5)根据信息知黑色小颗粒应为碳粉,根据原子守恒应为CH4+2Cl2C+4HCl。(6)分离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可用分液法。答案:(1)干燥混合气体(2)大于或等于4(3)吸收过量的氯气(4)CD(5)CH4+2Cl2C+4HCl(6)分液11.有3mL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恰好用去了3mL氧气,则此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体积比是多少?解析:设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体积分别为x、y。由CH4+2O2CO2+2H2Ox2x2CO+O22CO2yy得:所以,x∶y=1∶2答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