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9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9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9
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选择题1.(2015广东文综)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2.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3.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4.1921年4月,列宁说: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应当为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然是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织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业经济。由此可知,当时()A.余粮收集制得到推广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D.列宁已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5.(2015山东文综)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6.下表反映了苏联农业发展状况,这集中体现了苏联()时间粮食产量粮食出口1930年835.4亿千克483亿千克1931年694.8亿千克518亿千克A.农业集体化导致了粮食产量的下降B.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刺激加大粮食出口C.牺牲农业以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对外关系改善导致了粮食出口的增加7.1931年,苏联领导人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取得良好成效。但直到1935年初,煤矿业的风镐和截煤机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据此推知()A.口号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B.经济危机影响苏联的建设C.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D.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8.1917—1950年,占世界总人口1/3的国家退出了市场经济舞台,并进行了建立另一种经济体制的试验。这项巨大的试验改变了世界的政治与经济版图,影响了20世纪的大部分进程。“另一种经济体制的试验”()A.特指列宁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B.加快了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C.扩展到欧亚社会主义国家D.助推了美苏在世界范围争霸9.1934年2月,苏联通过“二五”计划的决议,规定对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的投资比“一五”计划增加1.5倍,而对生产消费品的工业部门的投资则增加3.6倍。对农业的投资增加50%,产值要求增加1倍。这表明苏联()A.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B.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实现C.注重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D.力图调整国民经济结构10.“斯大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同,他是一个带有俄罗斯农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都是陌生的。”材料意在说明()A.苏联工业化的历史地位B.斯大林的经济思想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因素D.斯大林的革命活动11.1956年春,苏共中央决定对《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在集体农庄改行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并按不同标准付给超额完成计划附加报酬的制度。上述措施旨在()A.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B.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C.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D.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12.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人和农民大都未受过正规教育,生活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却取得了辉煌成就。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平民都成为教育良好、成熟老练、生活达到中等水平的城市居民,但经济建设却趋于停滞,技术更新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这一变化说明苏联()A.未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B.与美国争霸严重消耗了自身国力C.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D.改变了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13.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2/3的外汇收入来自向西方出口石油及油气产品,同时又大量进口西方的机械设备、粮食和食品,1984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就达2680万吨。这一状况()A.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B.使得苏联保持国际收支平衡C.弱化了苏联经济的更新能力D.提高了苏联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14.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共青团经济”,即国家职能部门变成股份公司后,股份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 第25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