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8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8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10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8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10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8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10
课时提升作业八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6·深圳联考)陈旭麓:“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陈旭麓先生评价的这场战争()A.改变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性质B.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C.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D.形成了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故A正确;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错误;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故C错误;形成了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故D错误。2.(2016·荆州模拟)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解析】选D。材料信息说明当时的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不能说明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故A错误;材料涉及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予西方国家某些特权,并非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且与史实不符,故C错误;据材料“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可知清朝统治者国家主权意识淡薄,故D正确。3.1862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褆福”四字。(注:“褆,安也。”)这表明晚清政府()A.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近代外交B.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潮流C.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D.社会变迁中的外交政策调整【解析】选D。传统儒家思想主要讲仁、义、忠等,与近代外交关系不大,故A错误;总理衙门的设立与闭关锁国联系不大,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故C错误;据材料“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褆福’四字。(注:‘褆,安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鄙夷”到“师夷”,即社会变迁中的外交政策调整,故D正确。【加固训练】(2015·赣州模拟)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中英双方不同的认识说明()A.英国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B.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中国逐渐丧失对关税主权的保护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的概念【解析】选D。清政府认识不到关税协定是丧失了关税主权,反而还为获得了比之前更高的税率而高兴,体现了其缺乏国家主权概念,故D正确。4.(2015·汕头模拟)英国人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期间(1863-1908),依照英国模式运作的海关高效廉洁,关税收入累翻。同文馆、洋务派军工厂等资需均系关税。恭亲王奕对赫德说:“中国官员均不可信,幸海关有诚实之外国人。”上述史料信息说明()A.清政府外交政策委曲求全导致丧权辱国B.英国侵华严重阻碍中国民族经济发展C.西方经济进入注重资本输出的垄断阶段D.西方近代海关制度引入中国有一定进步意义【解析】选D。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海关引入了英国模式取得了高效廉洁的成效,没有体现外交的委曲求全,故A错误;材料体现了海关收入的翻倍,没有反映阻碍民族经济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西方近代海关制度的引入对中国的推动作用,没有体现西方经济进入注重资本输出的垄断阶段,故C错误,D正确。【拓展延伸】从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冲突和碰撞的视角看两次鸦片战争(1)在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古代中国,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睦邻友好的形象矗立在世界舞台。但从16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古老的东方大国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进入19世纪中期,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8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雨丝书吧+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乐于和他人分享知识,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