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数学三思而后“设”学法指导VIP免费

高中数学三思而后“设”学法指导_第1页
1/2
高中数学三思而后“设”学法指导_第2页
2/2
高中数学三思而后“设”“设”是数学解题过程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正是因为有了“设”,才架起了由此到彼的桥梁,实现了由复杂到简单的转化,从而步入了由未知到已知的坦途。同时,“设”又是一把双刃剑。设得好,则效果显著,事半功倍;否则,不仅无助于解题,而且还容易造成“错而不觉,劳而无功”的结局。纵观当今中学生解题,在“设”的环节中往往易犯如下两大错误:一.涵盖不全漏而不觉例1.求过点P(0,-1)且与抛物线yx22相切的直线方程。解:设过点P(0,-1)且与抛物线yx22相切的直线之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kx1(*),将(*)式代入抛物线方程yx22得:kxkx222110()∵直线与抛物线相切41401222()kkk,故所求直线方程为yx121即xy220评析:此解不完备,一般地,过抛物线外一点作抛物线的切线应有两条,而上述解法只求出了一条,另一条哪去了呢?观察抛物线yx22的几何图形发现,y轴(即:x=0)也是它的一条切线。故过点P(0,-1)且与抛物线yx22相切的直线方程为:xy220或x=0。显然,由于采取了“设直线斜率”的解法,而y轴的斜率恰恰又不存在,因而,漏掉y轴(即:x=0)也就在所难免了。例2.求过点P(3,1)且在两坐标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解: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aya1(*)∵点P(3,1)在该直线上3114aaa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y441,即xy40评析:将直线方程设为“截距式”,则意味着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a≠0。而“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还应包括在两坐标轴上截距均为“0”的情况。即:所求还应有过O(0,0)、P(3,1)两点的那条直线。易得,该直线方程为xy30。故,所求直线方程应为xy40或xy30反思以上两例的遗漏之处,咋看都是因“设”而致,但实则是对条件的“外延”把握不准。因此,你的所“设”到底涵盖了哪些东西,还漏掉哪些东西,“如何补遗”才是我们更应关心的问题。二.以偏概全劳而无功例3.已知:xyz1,求证:xyz22213证:设xtytzt13132133,,用心爱心专心则:xyztttt222222213132133131413()()()评析:∵xyz1,故x、y、z三个变量是相互依赖的,从而在引进新的参变量“t”后,x、y、z的值应被“t”值惟一确定。不妨令x=0,y=0,z=1,则满足条件xyz1的“t”值并不存在,即:上述设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而推证无效。正确的证法应为:设xtytzt131313123,,,且ttt1230,则:xyzttt222122232131313()()()1323123122232()tttttt1313122232ttt例4.已知:||||ab11,,求证:abab()()11122证:||||ab11,,故设absincos则abab()()1122sincos(sin)(cos)sincossin11122222212212212212221sin|sin||sin||sin||sin|评析:条件中的a、b是两上独立变量,只满足:||||ab11,,而未必满足“ab221”。但上述所设“absincos”,即变相地添加了条件“ab221”,因而证明无效,正确的证法应为:||||ab11,101022ab,abababab()()()11121122221121122222abababab()||()11221||||abab回首例3、例4两题的误证,有的所“设”将相互依赖的变量异化为“独立变量”,有的所“设”将彼此独立的变量捆绑成为相互依赖的变量。凡此种种,均属偷换条件,以偏概全,从而证明无效。可见,解题中凡涉及“设”的环节,一定要注意体会和把握条件的“内涵”和“外延”,要确保“代换”的等价性,要三思而后“设”。用心爱心专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数学三思而后“设”学法指导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