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氨反应需使用催化剂,说明催化剂可以促进该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B.常温下,用蒸馏水不断稀释醋酸,溶液中c(CH3COO-)/c(CH3COOH)的值变小C.反应SiO2(s)+3C(s)=SiC(s)+2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D.对于Ca(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升高温度,Ca(OH)2的溶解速率增大,Ksp减小2.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现象或反应原理解释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B.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锡比锌活泼D.2CO=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该反应△H>0,△S<03.将0.20molNO和0.1molCO充入一个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B.当向容器中再充入0.20molNO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C.第12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升高温度D.向该容器内充入He气,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H=akJ•mol﹣1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a<0B.当平衡浓度符合c(CO2)•c(H2)=c(CO)•c(H2O)时的温度为830℃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当v(H2)=v(H2O)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5.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vB.水的离子积常数KwC.化学平衡常数KD.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i6.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B.反应体系的压强C.正、逆反应的速率D.反应物的转化率7.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zC(g)+2D(g),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把4molA和2molB混合,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又测得反应速率v(D)=0.2mol·L–1·mi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4B.B的转化率是40%C.A的平衡浓度是1.4mol·L–1D.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9/108.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B.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C.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D.若将容器①体积缩小为0.20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3.15kJ9.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A和B,发生反应aA(g)+bB(g)⇌cC(g)。反应过程中,物质A的含量(A%)和C的含量(C%)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反应在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0.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mol-1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CH4和1.2mol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min内,时CH4的化学反应速率比T2时小B.C.平衡常数:D.a<011.某温度时,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I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Tl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如图II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g)+3B(g)2C(g);△H>0B.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12.如图所示,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图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molX和2molY,开始时容器的体积均为V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状态(提示:物质X、Y的状态均未知,物质Z的状态为气态):2X(?)+Y(?)⇌aZ(g)此时Ⅰ中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