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俗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1、了解各类节日的来源、习俗及其特点,认识节日习俗所包含的文化寓意。2、了解人生仪礼的基本概况,认识仪礼对人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3、了解主要交往方式的由来、发展和影响,认识社会交往对个人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二、重难点讲解(一)节日1、岁时农事节日(1)由来:岁时源于古代历法,农业民族根据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特点,严格按照岁时来安排农事,节气时令交替时举行一些象征性的仪式和活动,形成节日。如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2)特点:①节日多,围绕时令转换和农事安排展开,以农林渔猎等生产习俗为主要标志。②大多性质单一,主要安排农事,除了反映一些信仰传承的祭祀活动外,一般很少有其他游艺竞技活动。③功能主要包括祈求丰年、庆祝丰收,或是农忙时的生产动员。2、宗教祭祀节日祭祀节日:祭祀活动是原始宗教信仰最重要组成部分,早期人类的认识水平低下,无法解释大自然的种种变化,因而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人们每年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供奉天帝、祈祷神灵、祭奠祖先,以达到驱恶避凶的目的,由此形成了祭祀节日。如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有:祭灶、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宗教节日:受宗教影响,各民族有许多宗教节日。如浴佛节、中元节、圣诞节、复活节、开斋节等。3、纪念庆贺节日纪念节日:纪念本地区、本民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仪礼中也有祭祀祈祷的成分,但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而不是祭祀神灵。如“西迁节”、“登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国际妇女节”、“教师节”、“护士节”等。庆贺节日:主要是喜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它往往构成连续性或系列化的喜庆活动。庆贺节日大多属于全民性的、最隆重的节日。如各国的“年节”,中国的春节等。(二)人生仪礼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从生到死都要经历许多重要阶段。在进入各个阶段时,总有一些特定的、有见证性的礼仪作为标志,我们称之为“人生仪礼”,国际上通称“通过仪礼”。仪礼含义目的内容特点诞生礼表示婴儿脱离母亲进入社会。向婴儿祝吉,希望他健康成长、长命百岁。报喜、新生儿沐浴、剃发、取名、抓周等持续时间长;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成人礼表示少年进入成人行列,可享受成人权利,同时也应尽成人义务和责任。让青年人获取生活知识,明确社会责任,以更好地融入社会。接受生活知识、生产技能的传播,经受体质、勇气、毅力的考验。外形改观是较普通的成年礼形式。各民族的成年礼,繁简不同,形式各异。结婚礼表示社会承认一对青年男女所建立的配偶关系,这对青年男女开始对家庭和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对新人表示美好的祝福。择偶、定亲、娶亲。结婚礼丰富多彩;在人的一生中影响最大,被称为“划时代”的重大仪礼。丧葬礼表示一个人最终脱离社会,标志着人生旅途的终结。“以丧礼哀死亡”,并为亡灵祈福。安葬方式:土葬、火葬、水葬及复合葬。丧礼仪式各种各样。丧葬仪式大都神秘而复杂。(三)社会交往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文化现象,是社会文明的反映。人类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为规范——礼仪,并以此协调人际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1、见面礼见面礼是人际交往时相互致意以示友好的礼节,由于文化与习俗的差异,东西方见面礼形式多样。如:中国古代盛行跪拜礼,日本、韩国盛行鞠躬礼,西方国家盛行亲吻礼,拉丁美洲盛行拥抱礼等。握手礼是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礼节,它不仅表示致意、告别,还能表现感谢、祝贺、支持、安慰等多种意义。握手礼在外交中也往往具有特殊意义,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到机场迎接的周恩来总理紧紧握手,揭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新篇章。名片是最简单的自我介绍工具,即方便省时,又便于查记。其主要功能包括:能及时提供互相了解所必需的信息;可避免在询问他人情况和介绍本人身份时可能发生的尴尬,可以使人们在初次相识时言行举止更得体;可以不必与他人见面而与其相识;可以在初识时充分交流,不需忙于记录和记忆;可以代替信件、拜访表示祝贺、感谢、辞行、吊唁、慰问、介绍等意。对待礼节的正确态度:各民族各地区的见面礼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