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32*2=64分)1.在农村,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A.强调血缘纽带B.强调尊老爱幼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D.不利于凝聚宗族2.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周初“封建”的实施主要基于()A.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周王室众星拱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C.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D.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3.下图漫画是“姜太公钓鱼”。西周建立后,齐国是他的封地,他属于受封的()A.周天子的亲属B.功臣C.古代帝王的后代D.归附的部落首领4.已知春秋时秦晋可以世为婚姻(故世代联姻称为“秦晋之好”,而鲁晋不能通婚。而管国是姬叔鲜(周武王弟)的封国。根据古代“同姓不婚”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可以与管国通婚的封国是()A.鲁国B.晋国C.燕国D.宋国5.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6.《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说明()A.汉高祖已认识到了秦亡之原因B.汉初封建王侯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C.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D.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7.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从中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8.“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B.皇帝要掌控天下,因此要日理万机C.皇权至高无上,不需要别人帮忙,因此皇帝休息不好D.当皇帝也很辛苦,要日理万机,因此要定额批阅每天的奏折9.“纪元前一世纪,西汉王朝为了增加政府的新血液,仿效战国时代‘招贤’办法,命高级官员和地方政府推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人士。政府中非贵族血统的官员群,遂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士大夫阶层。”这里的“招贤”办法是()A.世官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10.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设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③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代设立枢密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A、都是中央集权制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D、都随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而瓦解12.北宋官职复杂,其中“对持文(行政)武二柄”的两大机构是()A.中书门下枢密院B.三司枢密院C.中书门下三司D.枢密院三司13.右图为土司制度的活化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南德宏南甸宣抚司署。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是指()A.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B.平定西南地区宣慰司的叛乱C.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衙门,改由朝廷任命的官员统治D.对西南地区实行地方土司和中央委派官员共同管理1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15.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