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世纪60年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北地区的蚕桑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发展。这一发展()A.导致了广大农村经济凋敝B.加速了农业生产专业化C.促进了近代企业大量出现D.瓦解着传统的经济模式解析:选D。受国际市场影响,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减少了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给外国提供初级农产品的市场,故B项错误;中国对外提供初级农产品、原料,与近代机器工业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依据国际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瓦解着传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形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故D项正确。2.表1840年前1894年商品值其中国内销售商品值其中国内销售茶叶1184.011414.064784.641467.01棉花1146.791146.792437.261701.13粮食15533.3015533.3037250.0037054.20表格反映了()A.中国通货膨胀日益严重B.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下降D.经济作物国内销售比例不断提高解析:选B。单从茶叶、棉花和粮食的商品值和国内销售份额并不能判断中国通货膨胀的情况,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根据材料,这些原材料的商品值大幅提升,但是国内销售额变化量寥寥,这正是中国被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种表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是在提高而非下降,故C项错误;根据茶叶和棉花,这两者不但变化量寥寥,而且也不能代表整个经济作物的变化趋势,故D项错误。3.甲午战争的结果,在中国近代相当长时期内导致人们对洋务运动全盘否定、对明治维新则无限拔高。这主要因为()A.甲午战争重挫了民族自信心B.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迫切性C.历史评价受到留日学生影响D.中日综合国力发生巨大逆转解析:选B。甲午战争确实挫伤了民族自信心,但是并不是人们长期对洋务运动全盘否定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因为民族危机的加剧,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迫切性导致人们对洋务运动没有反思没有总结,而是全盘否定,故B项正确;历史评价与留日学生影响不大,故C项错误;中日的综合国力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发生巨大逆转,中国总体上还是超过日本的,故D项错误。4.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位外交官的陈述()A.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C.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D.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872年”,考查的是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并兴办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为维护清朝统治而进行的,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西方外交官对中国的认识,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发展的直观认识,故D项错误。5.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10年前增加了50%,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其他作物,如平江“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B.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了大突破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解析:选C。题干是关于近代中国经济作物种植情况的变化,没有体现列强的侵略,故A项错误;题干仅体现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增大,并未体现茶叶种植技术的突破,故B项错误;题干中种茶面积扩大,说明茶叶获利大,联系时代背景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茶叶作为原料大量出口,利润的刺激使农民大量种茶,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应是题干“种茶面积扩大”现象的结果,非题干现象的原因,故D项错误。6.史载,清朝“合计洋关岁征各税,咸丰末年,只四百九十余万。同治末年,增至千一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