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业分层测评14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业分层测评14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3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业分层测评14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3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业分层测评14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3/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业分层测评14岳麓版必修2(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俄农村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人们想拿鸡蛋等实物换些盐、面包等物品,却不愿意要卢布。这是因为()【导学号:72040094】A.农民交纳粮食税后的余粮归个人所有B.私人商业已经完全禁绝,自由贸易被取消C.很多人感受到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已经改变D.废除实物分配制的影响扩大到各个地区和行业【解析】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俄由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自由贸易,再加上卢布迅速贬值,才出现题干中的现象,B项正确。A、C、D三项属于新经济政策,与题意不符。【答案】B2.下面为苏俄1917—1919年粮食征购量表,该表折射出的现象()年份1917年1918年1919年粮食征购量7340万普特10790万普特普特21250万A.反映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B.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C.体现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D.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析】由题干中的时间“1917—1919年”可知,苏俄当时实施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保证了战争的胜利。A、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B3.苏联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实行地方性的商品流转。……于是我们再打开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打开”的本质含义是()A.通过租赁制吸纳外国资本B.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C.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D.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经济政策的本质变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单纯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相比,新经济政策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这是“打开”的本质含义。A、C、D三项都是新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不是本质含义,故都应排除。【答案】B4.(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解析】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于1918年,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不会出现“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故B项错误;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自由支配,故C项正确;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此后,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故D项错误。【答案】C5.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则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方针D.自由放任政策【解析】由材料信息“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可以判断是新经济政策。【答案】B6.“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多种所有制并存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由中央调配”可以判断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A[能力提升]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导学号:72040096】A.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损B.片面发展重工业C.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和布局不合理D.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解析】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并用牺牲农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这一系列措施导致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的滞后,出现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恶果。【答案】B8.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业分层测评14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