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3:立体几何中的综合问题【考纲要求】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2.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命题规律】立体几何综合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选择、填空、解答题都有可能进行考查.预计2018年的高考对本知识的考查空间向量的应用,仍然是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典型高考试题变式】(一)构造函数在导数问题中的应用例1.【2015广东卷(理)】若空间中n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的取值()A.至多等于3B.至多等于4C.等于5D.大于5【答案】B在空间中,4个点两两距离相等,构成一个正四面体,成立;若n>4,由于任三点不共线,当n=5时,考虑四个点构成的正四面体,第五个点,与它们距离相等,必为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由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三边,故不成立;同理n>5,不成立.故选:B.【方法技巧归纳】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特征,主要考查空间两点的距离相等的情况,注意结合外接球和三角形的两边与第三边的关系,属于中档题和易错题.【变式1】【改编例题条件】【2018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设点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棱的中点,点在面所在的平面内,若平面分别与平面和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相等,则点到点的最短距离是()A.B.C.1D.【答案】A【解析】设在平面上的射影为在平面上的射影为,平面与平面和平面成的锐二面角分别为,则,,设到距离为,则,即点在与直线平行且与直线距离为的直线上,到的最短距离为,故选A.【变式2】【改编例题条件和问法】【2017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如图,直三棱柱中,,,,外接球的球心为,点是侧棱上的一个动点.有下列判断:①直线与直线是异面直线;②一定不垂直;③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④的最小值为.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答案】C【解析】如图, 直线AC经过平面BCC1B1内的点C,而直线C1E在平面BCC1B1内不过C,∴直线AC与直线C1E是异面直线,故①正确;当E与B重合时,AB1⊥A1B,而C1B1⊥A1B,∴A1B⊥平面AB1C1,则A1E垂直AC1,故②错误;由题意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是AC1与A1C的交点,则△AA1O的面积为定值,由BB1∥平面AA1C1C,∴E到平面AA1O的距离为定值,∴三棱锥E−AA1O的体积为定值,故③正确;设BE=x,则B1E=2−x,∴.由其几何意义,即平面内动点(x,1)与两定点(0,0),(2,0)距离和的最小值知,其最小值为,故④正确。∴正确命题的个数是3个。本题选择C选项.(二)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例2.【2014江西卷(理)】如图,四棱锥中,为矩形,平面平面.(1)求证:(2)若问为何值时,四棱锥的体积最大?并求此时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解析】试题分析:(1)先将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ABCD为矩形,故ABAD,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AB平面PAD,再根据线面垂直证线线垂直:因为PD平面PAD,所以ABPD试题解析:(1)证明:ABCD为矩形,故ABAD,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AB平面PAD,因为PD平面PAD,故ABPD(2)解:过P作AD的垂线,垂足为O,过O作BC的垂线,垂足为G,连接PG.故PO平面ABCD,BC平面POG,BCPG在直角三角形BPC中,设,则,故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因为故当时,即时,四棱锥的体积P-ABCD最大.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故设平面BPC的法向量,则由,得解得同理可求出平面DPC的法向量,从而平面BPC与平面DPC夹角的余弦值为【方法技巧归纳】1.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两种思路(1)选好基底,用向量表示出几何量,利用空间向量有关定理与向量的线性运算进行判断.(2)建立空间坐标系,进行向量的坐标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解释相关问题.2.利用共线向量定理、共面向量定理可以证明一些平行、共面问题;利用数量积运算可以解决一些距离、夹角问题.【变式1】【改编例题的条件】【2018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如图(1)所示,已知四边形是由和直角梯形拼接而成的,其中.且点为线段的中点,,.现将沿进行翻折,使得二面角的大小为90°,得到图形如图(2)所示,连接,点分别在线段上.(Ⅰ)证明:;(Ⅱ)若三棱锥的体积为四棱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