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35题1.西周初年,分封在齐国的是()A.功臣B.殷商降族C.姬姓亲族D.周原来的附属国2.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A.东厢房B.西厢房C.北房D.南房3.学者金庸说:“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金庸的观点是()A.宗法制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B.宗法制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C.分封制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D.分封制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4.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家国同构观念B.孝敬父母C.中央集权意识D.安土重迁理念5.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家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维护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皇帝统辖百官治下的郡县制D.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6.如图所示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7.“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A.推动社会结构转型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8.秦朝时,御史大夫的职责有()①掌管律令、图籍②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③协助皇帝管理军务④负责监察百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中国好歌曲导师周华健连续抢下三位学员后高兴大呼:“连中三元!光宗耀祖!”与这一说法有关的古代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B.察举制和宗法制C.九品中正制和分封制D.科举制和宗法制10.北宋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A.中书门下B.通判C.平章政事D.六科给事中11.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是()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受制于司礼太监。A.唐朝尚书省B.元朝中书省C.明朝内阁D.清朝军机处12.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直接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材料中的“内外诸司”是指()①丞相②六部③内阁④三司。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3.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14.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15.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察举制的实行B.三省六部制的实行C.科举制的推行D.九品中正制的实行16.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下列最贴切的论题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B.试析《南京条约》严重危害C.鸦片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