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宜章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测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共42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Fe:56Cu:647.下列化工生产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制造普通玻璃B.接触法制硫酸C.工业冶炼铝D.工业合成氨【答案】A【解析】考点:考查了工业生产原理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烯和丙烷可通过Br2/CCl4溶液区别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甲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丙烯通过Br2/CCl4溶液,使其褪色,而丙烷不能,可以区别,正确,A不选;B、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正确,B不选;C、乙醇中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是-2价,乙酸中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是0价,所以乙醇中碳元素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正确,C不选;D、甲醇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D错误。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知识。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g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总数为4NAB.常温常压下,18g重水(D2O)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C.常温常压下,4.6gNO2气体含有0.3NA个原子D.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产生的SO2,分子数为0.3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100g98%的浓硫酸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还含有2g的水,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氧原子总数大于4NA,A错误;B、18g重水(D2O)中所含的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为×10≠10mol,B错误;C、4.6g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3NA个原子,C正确;D、常温下,铝片投入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D错误。考点: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10.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2O中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B.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CO2与CO中氧原子数之比为2:1C.pH相同的H2SO4(aq)与CH3COOH(aq)中的c(H+)之比为2:1D.等浓度的(NH4)2SO4(aq)与NH4Cl(aq)中c(NH4+)之比为2: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2O中阴离子个数之比为1:1,A错误;B、标况下,等体积的CO2与CO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知,两种气体中氧原子数之比为2:1,B正确;C、根据c(H+)=10-pH知,pH相同的H2SO4(aq)与CH3COOH(aq)中的c(H+)之比为1:1,C错误;D、铵盐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水解程度越小,所以硫酸铵中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小于氯化铵,则等浓度的(NH4)2SO4(aq)与NH4Cl(aq)中c(NH4+)之比大于2:1,D错误。考点:考查了电解质溶液、气体摩尔体积、离子化合物的构成等相关知识。11.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反应是:CO2+2OH-==CO32-+H2O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2Al+2OH-+2H2O==2AlO2-+3H2↑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是:c(Na+)+c(H+)=c(OH-)+c(AlO2-)+c(CO32-)D.如果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浓盐酸,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气体与碱反应,导致易拉罐变瘪,反应为CO2+2OH-═CO32-+H2O,A正确,不选;B、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发生2Al+2OH-+2H2O═2AlO2-+3H2↑,气体压强增大,B正确,不选;C、反应结束,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偏铝酸钠,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AlO2-)+2c(CO32-),C错误;D、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浓盐酸,先发生氨气与浓盐酸反应,后发生Al与盐酸的反应,则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D正确,不选。考点: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相关知识。12.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Z位于同一主族,X、Y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